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徐松生

2014-06-04 10:34:00 来源: 作者:本刊记者\矫枫

人物介绍:

徐松生,1953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的一个土楼建筑世家,他14岁起跟随父亲开始学习土楼营造,22岁开始独立从事客家土楼及民居建筑、维修,由他参与设计、维修、施工的大小土楼有十余座。2007年第一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人。

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徐松生

正文:

“我们客家人用生土、砂石、竹木,将居住的房子夯筑成一个浑然一体、壁垒森严、精巧奇特的庞大建筑,兼具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种种功能,作为生存居住的理想‘乐园’。”徐松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客家土楼营造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客家土楼也称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市和广东省东北部的大埔县、东部的饶平县。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土楼按形状可分为圆楼和方楼,普通的圆楼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有百余间住房,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同一姓氏住在同一座楼里,这种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据记载,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一部分中原的汉族人被迫南迁,在相对集中的江西、福建、广东交界一带,因和当地的“主人”对应而被称为“客家人”。背井离乡使他们的宗族意识特别强烈,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才能解决各种困难,因此,每到一处,本姓本家的人总要聚居在一起。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缺少各种建筑材料,他们只能就地取材,土楼这一闭合性的生土建筑就成为客家人传承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寄托。

土楼这一闭合性的生土建筑就成为客家人传承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寄托。

徐松生就出生在初溪土楼,他的祖辈是修筑土楼的技师,传承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14岁那年他开始跟着父亲去夯墙,19岁高中毕业后他就跟随父亲系统地学习客家土楼干砌石、泥水匠等手艺。由于严父言传身教, 22岁的他自己开始另立门户,独立从事客家土楼及民居的建筑、维修,并指导了数十名工人。25岁,他协助父亲建造了善庆楼,2001年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集庆楼、余庆楼由于年久失修,面临全面倒塌的危险,他也参与了维修。经过精心施工,顺利、安全地完成,恢复了历史原貌。

2008年,福建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善庆楼、集庆楼、余庆楼等在内的初溪土楼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福建土楼的评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居民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的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徐松生兴奋起来,当时中国实施农村改革,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几户、几十户集资盖土楼新房。“乡下有土石、木料、砖瓦等建土楼的现成材料。我们主要出技术,农民投工投劳。”他说,“当时加班加点,忙得不可开交。”徐松生介绍,土楼以当地生土为主要原料,夯筑时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分层交错夯筑,在丁字交叉处用木定性铆固,丁字牵拉,结构很牢固。他边说边在空中比划,仿佛面前有一座土楼。“土楼建造最紧要的一是土质,二是夯实,三是整墙。”徐松生说,“土墙不像砖墙,日照多的一面干得快,往往会向日照少的一面偏斜,如果死板地垂直整墙,墙干后会倾斜变形,因此墙往往要整得倾斜一些,太阳晒上一段时间,会自然矫正过来,这就是‘日送墙’,完全靠经验因时因地判断,是最难把握的。”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偏远的地方也修通了公路,交通便利了,运输业也发展起来,徐松生的土楼营造生涯开始由波峰滑向波谷,很少有人建土楼了,人们更愿意选择成本更低的砖房。“土楼最大的特点是就地取材,自然成为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的首选。后来,交通便利了,运输钢筋水泥不成问题,而且土楼建好要等2年,墙干后才能装修,所以很多人都愿意选择‘洋房’了。” 为了生计,徐松生参加了建筑专业培训,拜师学艺,借助土楼营造的扎实技术功底,很快顺利转型。1987年他组建了建筑队,盖起了比土楼还要多的各式各样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洋房”。

如今,闽西乡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离家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些土楼因多年无人居住而破败。“房子没人住了,失去维护,也就撑不了多久。”徐松生说。徐松生最后一次接触土楼是在2002年,当时广东大埔县的花萼楼发生大面积坍塌,徐松生被请去维修。此后,他再没有承接到过与土楼有关的建筑工程。

2008年,福建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土楼渐渐失去人气,徐松生是接受的,他自己都已搬出土楼到镇上楼房居住。他现在住的“洋房”是他自己设计建造的,不搞套房,留出天井,依稀土楼模样,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仍怀念着土楼。他说:“像我们这样的人不多了,年龄也都大了,土楼的工作目前只剩下修修补补,我怕土楼营造技艺再过几年就要销声匿迹了。”为此,徐松生有意把土楼营造技艺传给从事建筑业的大儿子徐荣春,他还想出一本专门介绍土楼营造技艺的书。“现在对土楼的宣传很多不到位。”徐松生说,因为土楼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加上一些宣传有失偏颇,不少人觉得此项技艺非常玄乎,其实并非如此,只要抓住土楼营造技艺的几个关键点,更多的是要靠经验的积累。比如对“土楼不怕水”的说法,徐松生就不赞同。“土楼最大的缺点就是怕水,石脚要超出地面就是为了防水。”生土夯筑而成的土楼因墙体受水过多极易发生坍塌。许多土楼无人居住后因屋瓦破碎导致雨水流下,两三年内倒塌是常见的事情。因此,防水防潮是土楼维护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在写土楼营造技艺时,就会把要注意开沟排水、清洁瓦沟、保持屋顶和地基的干燥等内容写进去。”

在集镇上住了10多年,徐松山还是不习惯,汽车驶过的噪音传来,他总是不耐烦。“其实,我还是喜欢住土楼,住土楼的好处太多了。”徐松生说,土楼冬暖夏凉,通风和采光都很好,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我相信,下一代人还会建土楼。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可以造,就地取材,节约投资,有安全感,社会和谐。”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