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中国文化IP全球化突围与实操指南分享会在深圳举行
文化产业出海,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热词。
近五年,大湾区文化产业融资总金额超500亿元人民币,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短视频和影视内容为代表的文化“新四样”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尤为亮眼。从《黑神话:悟空》的全球销量突破450万份,到《永劫无间》的2000万份销售奇迹,再到动画电影《雄狮少年》海外播放量破20亿次……一系列数据表明,大湾区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文化企业出海“百花齐放”
近日,深圳市望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尘科技”)再次传来喜讯,宣布与国际足球球员协会(FIFPro-CE)签订集体授权及许可协议。这一合作不仅覆盖了望尘科技旗下备受好评的数字游戏《足球大师》《最佳11人-冠军球会》《最佳球会》等,还赋予其子公司望尘香港在全球范围内以非独家授权方式使用球员名称和图像的权利。
“这标志着我们在数字游戏领域即将开启新的篇章。”望尘科技总裁李欣表示,“我们将借助FIFPro-CE在国际上积累的庞大粉丝基础,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为中国本土游戏走向世界提供更强助力。”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深圳移动互联网科技企业,望尘科技是大湾区文化企业出海的典型代表之一。自2017年推出首款国际化产品《足球大师》以来,该公司已将产品推广至超过100个国家,并以11种主要语言版本触达全球用户。2021年,《最佳11人》在日本、韩国等市场的优异表现更带动了公司海外收入的大幅增长。凭借卓越的海外市场布局,望尘科技于2022年荣获“中国游戏出海扬帆奖”。
而望尘科技的成功也得益于大湾区整体环境的赋能。“大湾区的游戏发行平台和渠道资源为深圳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李欣说。同时,得益于区域内产业的高度集中,望尘科技能够高效对接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伙伴,实现资源互通与协同创新。
除去区位优势,大湾区针对文化企业出海的优惠政策也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数据管理效率,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大湾区“产学研”生态对前沿技术捕捉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趋势,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此外,香港政府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也为望尘科技等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其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正因如此,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像望尘科技这样走出国门的文化企业正在不断涌现,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文化产品升级从“量”到“质”
当然,文化出海并非一帆风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冼汉迪观察到了在出海热潮下的企业困境。“当前还有不少企业面临海外合规、本地化、营销推广、知识产权、人才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环境,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这些企业的当务之急。”对此,深圳市互联网文化市场协会秘书长赵博文深感认同,在大湾区文化企业的出海实践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赵博文认为需要打好四套组合拳:一是科技赋能创作,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升级内容形态,比如打造沉浸式戏曲数字展演,让传统文化可感可触;二是传统的当代表达,深挖故宫文物、敦煌壁画等文化富矿,通过《长安三万里》这类创新影视载体,让历史故事与当代观众共情;三是IP生态构建,像培育“哪吒”宇宙那样,系统开发具备衍生品、游戏、影视联动的超级文化IP矩阵;四是产业协同破壁,推动影视、动漫、文创企业形成“造船出海”联盟,类似《原神》联动张家界的文旅融合模式。当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形成双螺旋,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在全球绽放异彩。
在冼汉迪看来,形成文化出海的生态链尤为重要。他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议大湾区引入更多耐心资本。“文化出海不是一两年就能见效的事情,它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沉淀。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其研发时间就长达6年多。文化项目往往面临较长的回报周期,这就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冼汉迪说。
而在这些方面,大湾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赵博文介绍道,“我们正以‘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开辟新航道,比如腾讯用AI算法优化游戏全球发行、VR技术复现《咏春》巡演的岭南武馆场景,这类技术赋能让传统文化有了‘超高清打开方式’”。
在产业支撑方面,粤港澳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已形成“磁场效应”—2024年实现56亿元合作签约的背后,实质是打通了“创意-资本-渠道”全链条。“这个平台让大疆的无人机影像技术、咏春IP开发方和海外发行商能在同一张谈判桌上对话。”赵博文说。
同时,赵博文也欣喜地看到,如今大湾区企业已跳出“卖产品”的初级阶段:“像《雄狮少年》同步开发动画电影、非遗文创、文旅实景的立体打法,正在全球市场构建中国文化的三维坐标。这种从‘单品爆款’到‘系统作战’的升级,就是我们给出的湾区答案。”
大湾区多管齐下助力文化企业发展的举措,为企业闯出了一条蓝海新赛道。
文化出海蕴藏“中国密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DeepSeek”“哪吒”等文化热词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凌友诗指出,大湾区文化企业实现商业成功外,更需探索如何在国际传播场域构建中国文化话语体系。这引发了大家对文化出海的深入思考。
“随着越来越多来自大湾区的文化企业涌入国际市场,目前出海竞争非常激烈,不少企业凭借自身的创意和实力,成功在海外立足。”冼汉迪分析认为,这些企业的出海产品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与海外受众产生共鸣。他说:“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主要是能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同时结合现代审美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的文化产品,或者内容极具创意性和独特性的文化产品。”
他以《哪吒2》举例,“《哪吒2》演绎了哪吒‘逆天改命’的核心追求,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奋斗精神与对命运的抗争,又能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人类共同的勇气与不屈。其次,再以科技赋能,如利用特效技术,将传统故事中的场景、人物等元素进行重新演绎,使其更加生动、逼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赵博文讲述了广州彩瓷的转型:这款岭南“釉上工笔”不仅跨境电商年均销售增幅突破5亿元,更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七十二变”。
“我们给广彩烧制技艺铸造NFT数字分身,让海外藏家在元宇宙展厅竞拍;把英歌舞的刚劲招式转化为虚拟舞团全球巡演;将粤剧《帝女花》经典唱段变成可交互的VR剧场。”赵博文说,当非遗遇见数字技术,那些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化基因,突然就能用世界语言讲故事了。
尤其在最近,伦敦V&A博物馆用3D打印技术复刻广彩瓷瓶纹样,正是这种“数字活化”理念引发的国际共鸣。传统匠人描金绘彩的指尖功夫,如今正化作数字世界的工笔画,让东方美学实现全球共赏。
文化企业出海的成功密码根植于传统文化。在凌友诗看来,文化企业的出海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逐渐浓厚。这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让大湾区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
赵博文将广深港澳生动地形容为精密齿轮组的四个咬合齿—香港是国际市场的“文化解码器”;澳门架起葡语圈“内容传输节点”;广州两千年的岭南文脉是天然“素材库”;深圳则是自带流量算法的“技术中台”。
2025年启动的“数字文贸走廊”验证了这种组合优势,四城用港版《咏春》动作数据+深圳动捕技术+广彩数字化纹样库,重构海外发行链路,带出23%的出口增量。
在未来,这样的化学反应会越来越多:佛山醒狮穿上香港潮玩皮肤变身数字藏品,澳门土生葡菜通过深圳企业研发的VR餐厅走向欧洲……
大湾区文化企业在未来的出海道路上充满无限可能。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深化区域协同效应以及加强国际化运营水平,这些企业将在全球文化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和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且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为大湾区文化企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佳球会》游戏城市巡回赛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