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林卡花房故事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百姓们的休闲娱乐之地,每年雪顿节期间传统藏戏悉数登场。
罗布林卡有自己的专属花房。鼎盛时期,能种植6万多盆鲜花。花房目前有八位园丁,今年76岁的夏师傅是最资深的一位。在他的带领下,花房每年都培育出适应高原生长的新品种,把罗布林卡装扮得花团锦簇,部分鲜花还被送往布达拉宫。
退而不休 与花结缘
今年76岁的夏师傅名叫夏乾文,山东济南人。每当他回首这一生走过的路,禁不住感慨“命中注定”——“有缘千里来相会”,他本是济南水泥厂化验室的一名化验员,却自愿申请到西藏,遇到比自己大6岁的藏族姑娘阿彩,然后结婚生子,相伴到老。
1976年,夏师傅36岁,本命年,却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劫难。1976年9月3号那天,家里失火,他被深度烧伤,休克了十天半才醒过来。
经历大劫,夏师傅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定要珍爱生命。身体好,才能去做一切自己喜欢的事情。
1987年,夏师傅退休了,他在民族北路要了一块地皮,自己盖房子,种菜,养牛、羊、鸡、鸭和兔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他对果树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电视上看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招生信息。经过协商。研究所同意的夏师傅的要求:不交学费,但要帮他们干活,在劳动中学习。
1998年6月,夏师傅到郑州果树研究所边劳动边学习。他根据西藏的特殊情况,主要学习了桃、李、苹果、梨、葡萄的种植技术。离开郑州的时候,每个老师都送他一些果树栽培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成为他最爱的宝贝。
罗布林卡繁花似锦
1998年9月,夏师傅回到拉萨。经邻居、时任罗布林卡管理处副处长的郑玉明介绍正式到罗布林卡园林科工作。
刚开始,夏师傅的工作主要是培育罗布林卡内的稀有树种。当时,罗布林卡花房仅有4个工人,花的品种也只有10多种,每年最多能种植几千盆花。一次,处长到北京出差,带回来一些万寿菊和一串红种子交给他试种。夏师傅试种万寿菊和一串红非常成功,从此,罗布林卡花房每年都会引进一些新的花种进行试种。
夏师傅根据拉萨的气候条件,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选种标准:一是温度,花的生长适宜温度应该在摄氏21—28度左右;二是季节,拉萨冬天寒冷,春天霜冻,因此要选择那些夏秋季开花的;三是花期,花期太短的意义不大,至少要半个月到一个月以上。
在种植技术方面,夏师傅也在不断进行改进。他做过很多工作,从化验员,到电工、木工、钳工……动手能力特别强。在果树、花卉种植中需要的各种工具,如锄头、手铲、水桶、喷壶、喷头……需要什么,他就能自己做出来。再比如,他在郑州学习的时候,看到研究人员用塑料杯育苗,他回来之后就废物利用,把奶粉袋改造成育苗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罗布林卡花房种植的花卉品种有50多种,很多品种是外面根本看不到的。鼎盛时期,花房的工人有16个,每年能种植6万多盆花。罗布林卡的“拳头花卉”包括:绣球花、大丽花、天竺葵等。
快乐和谐的园丁们
在夏师傅的带领下,在罗布林卡花房不但培植出了越来越多美丽的花朵,在这里工作的人们也感到舒心快乐……
花房休息室墙壁上挂着“罗布林卡管理处花房被评为2010年度先进集体”的奖状,奖状下面是夏师傅七八年前制作的“草花播种时间”,上面详细列出了50余种花卉的播种时间和周期。
55岁的次仁央宗在花房工作了38年,时间最长,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姐。她做得一手好菜,煮的甜茶比大多数甜茶馆的还好喝。每个月每人出资50块钱,用来买奶粉和茶叶,次仁央宗就负责给大家做甜茶。
42岁的卓玛在花房也工作10多年了,她来的时候,夏师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几年。她跟着夏师傅学嫁接、播种、育苗、施肥……跟夏师傅接触了10多年,她由衷赞叹:夏师傅人很好,懂得多,也没有架子,这么大年纪了什么都带头去做,他是我们所有人尊敬的师傅。
去年,为了照顾老伴,夏师傅辞去了罗布林卡的工作。夏师傅的老伴阿彩已经82岁了,腿脚不便只能坐轮椅出行。“少来夫妻老来伴”,50多年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让他们更珍爱彼此。这种相濡以沫的真情也感动了很多人,夏师傅一家也因此获选2015年西藏自治区“最美家庭”。
“退而不休”的夏师傅一有时间,还是会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去罗布林卡花房看看,亲手种下的果树已经果实累累,亲手嫁接的垂榆已绿树成荫,走在鲜花和绿树中间,夏师傅颇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