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独特城市
夜幕下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
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
夜幕下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
这是一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国家“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及“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哈尔滨名称来历颇多,不过传统的认知仍然是满语“晒网场”的意思。不仅如此,哈尔滨还有“冰城”、“天鹅项下珍珠城”、“丁香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和“文化之都”、“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誉。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哈尔滨处于松花江干流至中游的节点处,自古以来,狩猎文化、渔猎文化、牧猎文化的交汇之处。这些文化又与从中原来的闯关东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混合型的多元文化。19、20世纪之交,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西风东渐,哈尔滨又得欧俄的风气之先,形成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镇17.5万年前洞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哈尔滨文明的序幕。2.2万年前阎家岗旧石器遗址文物的出土,又将哈尔滨的历史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11世纪初,女真族完颜部兴起于阿什河畔,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于阿城白城建都,哈尔滨则成为金王朝的发祥地;至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属于金源中心区域的哈尔滨留下了灿烂的金源文化。
哈尔滨市阿城区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帝国的早期都城。女真族的社会生产多以捕鱼、狩猎为主,兼有农业,受其影响,在现代哈尔滨,冬捕、冬钓等民俗依然盛行。现在,哈尔滨市举办的松花江开江节,就是用古老的渔猎文化,表达沿岸儿女对母亲河的恭敬和热爱。
1897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
19世纪初,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随之山海关以里山东、直隶的大量农民,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自己的双腿,开拓出了一条充满艰辛血泪的“闯关东”之路。“闯关东”带来的顽强、倔强,不畏艰辛、思想开放、大胆进取,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注入到哈尔滨人的性格特征中,体现在哈尔滨的艺术、饮食等领域,流传于哈尔滨民间的方正剪纸艺术、麦秸画、角雕等,就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融合。
中东铁路是来往于中国和苏俄之间最早形成的一条交通路线。中东铁路不仅拓宽了马列主义传播的渠道,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20年起,在这“红色之路”上往返于中国和苏俄的就有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张太雷、张国焘、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刘伯承等人。在这样的革命氛围熏陶下,哈尔滨成长起一支以萧军、萧红、舒群为代表的作家群。这条“红色之路”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具有特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涌现出了许多全国著名的作家如梁晓声、张抗抗、贾宏图、蒋巍、迟子建、王阿城等,他们的代表作已跻身全国作家之林。
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已达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哈尔滨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随着以“三大动力”为主的工厂的建立,哈尔滨随即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如今的哈尔滨,正在延续千年文脉,传承百年设治历史,以大手笔书写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
独具特色的城市艺术韵味
中东铁路通车后,哈尔滨作为东方连接欧亚铁路交通的枢纽,迅速成为了远东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战略要地。大量外国侨民涌入,深刻影响了哈尔滨音乐、建筑和哈尔滨人的生活方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拜占庭、新文艺运动派和俄罗斯式的典型建筑随处可见,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是人类建筑史上中西合璧的典范。西洋交响乐、歌剧大量涌入,洋味十足的生活方式至今仍影响着哈尔滨人的生活;经过哈尔滨人改良的俄罗斯大列巴、红肠仍然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食品;吃西餐成为哈尔滨人最浪漫的美食。中西文化碰撞下使哈尔滨形成了独有的,在中国最独具特色的城市韵味,具有独一无二的“洋味儿”和时尚。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成为哈尔滨的代名词,哈尔滨也成为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发源地和音乐创作、艺术活动中心之一
音乐历来是哈尔滨最耀眼的一张城市名片,已成为这座城市熠熠生辉的闪亮品牌,城市的发展一直与音乐为伴。20世纪初,伴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西方经典音乐源源不断地涌入,使哈尔滨成为中国接触欧洲古典音乐最早的城市。大批才华横溢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移居哈尔滨,为哈尔滨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提高了哈尔滨的音乐品位和知名度。中国多项与音乐相关的“第一”就此产生:第一场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奏响;第一所音乐学校在哈尔滨建成;第一支交响乐团在哈尔滨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音乐事业飞速发展,专业音乐团体纷纷成立,业余音乐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一大批国内知名的音乐家由北京、上海、沈阳以及黑龙江农场等地被调到了哈尔滨。在哈尔滨音乐的历史上,继“西方音乐家”、“延安音乐家”如浪潮般群体性涌入之后,又出现了第三次音乐人才汇聚的高潮,为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盛会—“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成为哈尔滨的代名词,哈尔滨也成为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发源地和音乐创作、艺术活动中心之一。2010年,哈尔滨以百年交响乐历史和50年“哈夏”音乐会历史积淀为基础,成功获得联合国授予的“Music City—Harbin,China”(音乐之城)荣誉称号,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音乐之城”。
情醉啤酒节
新时期以来,哈尔滨文艺人才辈出,如戏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等,画家卢禹舜、于志学、贾平西、吴团良等;导演李文歧、马骊文等;话剧、影视剧演员杜雨露、彭玉、孙红雷、李冰冰、宋佳等;音乐人金铁霖、刘锡津、李双江等;主持人敬一丹;相声演员师胜杰等,他们把哈尔滨艺术推向全国和世界,树立了哈尔滨文化品牌,提升了地域文化形象,为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起到了很强的拉动作用。
哈尔滨的时尚,总是让人不自觉地停留在帅哥美女之间,他们流连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让整座城的时尚脉搏几乎都随着他们青春律动。哈尔滨啤酒节、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种类繁多的艺术节都在他们的精彩演绎中变得美仑美奂,风情无限。
一座城的独有艺术氛围要多久才能孕育生成?或千年过往沉淀下的古老,或几十年间激荡出的活力。哈尔滨,一座百年之城,从无人问津的小渔村到跻身亚洲顶级时尚城市,百年里的华美转身,让东方小巴黎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尚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