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活在诗情画意间
无锡市区正在修建地铁,老城区忙着拆迁改造,一片繁忙。站在桥上远望,宽阔的大运河面上拖船往来不断,虽然两岸已是高楼林立,仍不难想象无锡当年作为“布码头”的繁荣景象。
早在公元前5世纪,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20世纪无锡则以其机械,纺织,加工成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
无锡倚山临湖、通江达海,“水性使人活”、“山性使人实”,太湖山水润而不媚、秀中见雄,形成了“包容、通达、务实、诚信”的无锡文化。无锡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何止“三斗六升”。处“江湖之远”,无锡涌现了一大批忧国忧民之士,也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无锡文化特色。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无锡曾经与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变得疏远,现代生活仿佛割断了无锡人的文化血脉。其实,有这样一群普通无锡市民,在现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默默传承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传统。他们从事着私企老板,报社编辑,大学讲师这样的普通职业,虽不是著书立说的文人学者,但本着对传统的热爱和无锡市民强烈的归属感,或叠山理水,或寄情翰墨,或藏珍鉴宝。
华雪寒:“我不是要复制一个古董,而是要创造一种生活。”
在翠园新村57号,无锡市区内一片普通的居民小区中隐匿着的一处高墙大院,灰墙皂瓦,清晚风格的门楼,上饰精美砖雕,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处名胜古迹。上世纪80年代这里是一个幼儿园,后被用来生产服装,再后来作用民宅,经主人改建现可以说是无锡市仅有的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式的住宅,园名“博古园”,园主是现年51岁的华雪寒先生。
博古园是个微型园林,推开院门,满园春色扑面而来,不足一亩的院内,叠石成山,崎岖有致,临水建阁,流水潺潺。一进园就让人有“万壑烟云浮栏出”的感觉,俨然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
院中建筑是一座二层西式楼房,在不改变主体结构前提下,主人用中式建筑装饰内外墙面、屋顶、门窗。厅堂正中“兰雪堂”匾额为清代嘉庆年间的名家奚冈所题。60平方米的厅堂内家具陈设多按清代厅堂布局布置,古朴典雅。
园林乃是集建筑、叠山、理水,花木、书画楹联、家具、古玩陈设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为收集这些建园的材料,6年间,华先生不遗余力地从无锡及周边城市搜集了古代砖雕、木雕、石雕160余块。清代门窗50余扇,明清家具40余件,以及一些名家字画、古陶瓷,力求复制一个原汁原味的江南园林。这完全乃是基于他的审美天性和求完美的个性。
自1978年起,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道路开通,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祖上留下的民居不断消失。一些旧屋被拆毁,建筑内的家具,石雕被丢弃。华先生最初的想法是能尽力将其保留、在这里集中展示,作为一个会所与友人交流的场所。华先生有一些书画家朋友,当园子初具规模时,他们时常来此聚会,也对建园提一些建议。园中的墙柱都作过很大改动,山石更是精雕细琢,至今华先生仍不满意。“要达到心里满意的程度还要三五年时间,园林最高境界是传达出真山真水的气息,小中见大,我要把它当作我的作品传世。”
如今华先生的博古园经常高朋满座,友人在此鉴评书画,饮茶品茗,古琴协会的雅集几次在这里举行。“我不是要复制一个古董,而是要创造一种生活。”
园中有一宋代婴戏牡丹石鼓凳,历经千年,纹饰清晰可见,华先生常坐此流连在自己的作品中,体会古人心境和感受心灵的洗礼。抬眼望去庭院门楼上“垂于后昆”四个字似乎告诫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要流传子孙后代。
陈学铭:“无锡乡间泥土的味道对我有特殊的吸引力,只有在花草、山间、大自然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属。”
陈学铭熟悉惠山的一草一石。十年来他身背画具走遍了这里的每条小路写生。惠山位于无锡西郊,乾隆南巡后,评述江南诸山水时,认为“唯惠山幽雅陷阱,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陈学铭好游历,也曾走过黄山、泰山等海内名山。可当他回到家乡,站在惠山顶远望,九峰连绵犹如长龙,满山青翠,玉折琼腰,仍感到令人亲近的美。“惠山虽小,可你用心观察这里的山石结构,体会它的幽致再描绘出来,它就是一座大山。”陈学铭曾对同游的朋友说。
四十岁的陈学铭现在的家便在惠山脚下,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座二层小楼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与妻儿搬了过来。身为《江南晚报》美术编辑的他,工作之余喜欢侍弄自家小院内的花草、树石,或者在精心布置的画室创作、读书。陈的妻子近来正在学习古琴,已经能弹奏简单的古曲。上初中的儿子则喜欢电脑动画。陈学铭十分享受这种安闲的家庭生活,在平淡中体味着真实和孔子“游于艺”的思想。
受太湖山水熏陶,无锡画家多师法自然,讲究气韵生动,历代名家辈出,东晋的顾恺之被画坛尊为画祖,元代大画家倪瓒不食人间烟火的笔墨也出自对太湖山水的提炼,明清邹一桂、吴观岱及近现代大师徐悲鸿,吴冠中都是无锡人。
陈学铭13岁便入少年宫学习国画,启蒙老师是现今国内著名画家、收藏家尹光华。尹光华是山水名家秦古柳的弟子,而秦古柳的老师正是清末民国时被称为“江南老画师”的吴观岱,这种传承使陈学铭得以继承了中国画纯正的笔墨传统,从近代大师黄宾虹入手,上溯宋元打下坚实的国画基本功。
陈学铭在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学习时,正是“八五”思潮余波未息之时,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着国内文学艺术,年轻的陈学铭面对光怪陆离的西方思想有些不知所措。毕业回到家乡后,回到自己的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中他才渐渐找到自己的出路是要回到传统,因为他知道大部分画家都是在自己熟悉和身边生活中挖掘,艺术在自己本土环境中才能成长。
陈学铭当年的大学同学如今十有八九已经放弃国画,改行从事装潢设计,甚至房地产业,大部分已经身家不菲。靠拿工资养家的他就显得相形见绌。相聚时难免有些怀才不遇和生不逢时的失落,可当他坐在自己画案前,看到陪伴自己二十多年的笔墨纸砚,总有种不舍,“画本寂寞之道”,陈学铭总用这句话鼓励提醒自己。
有空陈学铭喜欢到无锡乡间走走,这是自己小时候长大的地方。“无锡乡间泥土的味道对我有特殊的吸引力,发展的城市被水泥包裹,只有在花草、山间、大自然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属。”
王大濛:“别人收集财富,我是收集美。”
王大濛这几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点上一支烟,坐在客厅沙发上端详面前明式翘头案上的一个石盆,这是他刚刚收进的一件藏品——明代汉白玉海棠盆。王大濛尤其喜爱它的古朴造型所体现出的文人气质。尽管已经收藏了近三十年,可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仍不禁要兴奋好几天。
现年53岁的王大濛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国画的教师,酷爱收藏,授课之余喜欢在无锡的收藏市场和古玩小贩那里淘宝。一个江南百姓家常见的脸盆架子被他当作花架放在客厅的一角,别有一番情趣。“别人收集财富,我是收集美。”在他看来,那些古人用的笔墨砚印、家具,甚至百姓用的一些日常用具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在王大濛三百多平方米的家中,客厅、书房、阁楼、庭院,甚至花房都摆满了他的藏品,家具、匾额、瓷器,文房、石雕林林总总一千多件。无锡的历史上,多文人墨客,有大量文物遗留,身为书画家,他尤其钟爱收藏书画文房类,其中不乏精品。如今在市面已经难得一见的如明代王恂的山水、清代画家赵之谦的团扇,文房类有名贵的黄花梨笔筒、鸡血石印章,单精品砚台就有几十方。
一下午的时间王大濛为我们一一展示他的藏品,并且对每一件藏品的故事记忆犹新,津津乐道并且乐在其中。
近来王大濛的妻子去北京探望在那里工作的女儿。所以平时他就独自一人,偶尔有朋友过来闲聊。“即使我不出去,一个人也玩得很好,这么多宝贝陪着我,心中有一种淡淡的幸福。”谈话的时候,小狗“毛毛”乖乖地卧在他身边,一只收留的流浪猫不时在庭院和客厅之间走来走去,巡视一下。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精美的茶具上,茶香满室。“明末清初画家程邃曾刻一方印章:‘日长如小年’,我们现代人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已经很难有这种闲淡心情了。”王大濛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