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中国传统手工艺玻璃灯工作品展” 成功首演
2016新年伊始,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北京中改之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吉利华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玻璃灯工作品展”首演活动,于1月9日在北京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成功举办。
首演活动艺术家及项目负责人等合影于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
1月9日下午,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邀请Paul van den Bijgaart、杨捷、彭怡、任波等多位艺术家在园区进行数场精彩的玻璃灯工特别表演。
加拿大艺术家Paul van den Bijgaart现场表演及制作成品
【关于Paul van den Bijgaart】
毕业于加拿大谢瑞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玻璃艺术系。2010年起任职于阿尔伯塔省红鹿大学玻璃艺术专业,担任热玻璃吹制及灯工教师。作品在北美被诸多博物馆及画廊收藏。
艺术家杨捷在现场表演及作品
【关于杨捷】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后赴加拿大谢瑞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进修玻璃艺术。2013年任职于Alberta省红鹿大学玻璃艺术专业,担任热玻璃吹制及灯工讲师。
传承人“小炉匠”任波向观众展示他的作品
【关于小炉匠•任波】
在山东淄博地区,人们通常把以大炉为主进行产品制作的工匠称为“大炉匠”,而灯工工艺兴起后,对比“大炉匠”,灯工工匠将自己称为“小炉匠”。任波自十几岁起便与灯工玻璃结下不解之缘,并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他把自己称作“小炉匠”,一个执着于灯工玻璃工艺的人,至今已有25年的灯工玻璃工艺经验。
艺术家彭怡制作现场及其作品
【关于彭怡】
英国桑德兰大学玻璃艺术博士,主要研究传统灯工玻璃与现代灯工工艺结合和再创作。作品曾参加国内外玻璃艺术展览,两次入选英国玻璃艺术双年展,国际北部印刷双年展,作品‘成长’系列被德国亚历山大基金所收藏等。
活动现场,观众热情高涨
本次活动是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呈现出多元观念的精彩。此外,中国传统手工艺玻璃灯工艺术在现场的的展示,使得观众得以近距离的观赏玻璃艺术诞生的过程,加深对玻璃灯工工艺的理解和体会。
在世界玻璃工艺发展史上,所包含的灯工工艺是不可估量的文化财富。玻璃灯工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并使用,它是玻璃艺术中最能测量制作者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准的卡尺。无论古今中外,灯工工艺所显现出的鲜活形式与丰富内容使得这项工艺本身富有传奇而神秘的色彩。
交流会现场,气氛活跃
正是基于对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玻璃灯工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本项目还特邀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创建人、艺术总监刘立宇、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高级主管蒋赜、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艺术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南楠、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老师张鹏程、北京服装学院老师熊芏芏、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工作室主任石成,玻璃艺术家:王振、崔春婷、胡东方、徐笛、张囡等,将艺术家、策展人、教授、学者等的声音同时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综合性的学术研讨。通过交流与拓展,扩大其认知度,提高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
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创建人、艺术总监刘立宇在接受采访
她介绍了创建园区的初衷——做一个之前没有人做过的园区,为艺术家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一些工作室的建立需要艺术家自己进行资金和设备的筹建,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希望给艺术家提供可以直接进入创作的基地。在园区每位艺术家使用不同材料,不同工艺,他们结合、交流打破单一的创作模式。开放式园区的另一方面,不仅是国内艺术家进入到园区进行创作,也希望和国际上的艺术家进行合作和沟通。在园区的整体发展上,首先邀请一些国际知名艺术家进入园区进行创作,从不同国家的艺术家那里带来不同的声音,包括不同的技法或者同一艺术门类不同的认识,加强国际交流。
刘立宇说:“玻璃艺术在大众心中更多的停留在工艺美术这一单一概念的认识上,“我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玻璃是一种创作的媒介,并不限定在工艺美术这一个领域。玻璃就像石头、像铜,可以做雕塑、可以做装置。我们需要打破人们传统的对玻璃艺术的理解”。玻璃材质自身透明,有反光、折射等特点,这是玻璃媒介自身的不同。“艺术家可以用玻璃本身特殊的材料语言展现材料本身的美,同时体现自己的创作观点”。
让中国传统手工艺——玻璃灯工走进大众的视野,以现场表演的形式顺利拉开本项目系列活动的帷幕。并持续致力于让玻璃灯工艺术品、工艺品在不同的公共空间中循环展示。
本项目以“保护、交流、传承、推广”为主旨,保留传统手工艺原有本色特征,充分挖掘潜在内涵和经济价值,更好的为当代生活服务。不断适度的创新,让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术在现今的市场下,扎根这片土壤,与国际接轨,走向多元化的道路。
主办单位:北京中改之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吉利华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邮箱:inter.dep@bjjilihua.com
电话:010-650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