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把昆曲带到贵州编成“纳西古乐”
小店门头下挂的寻根标牌。 汪静摄
身穿“凤阳服”的贵州女子到南京寻根。 扎西·刘供图
近日,有市民发现,南京丹凤街上一家小饭店门头上挂出了“明朝贵州遗民南京寻根处”的标牌。难道这小饭店还有大来头?扬子晚报记者多方调查发现还真有此说法,每年都有不少贵州人到这里寻根。贵州人和南京人如何扯上关系的?这要从600年前的明代初期说起。
在南京
因为几百年前祖先是从这里出发移民的
位于丹凤街1号的这家饭店,约90平米,门上一块长近3米的牌子上写着“明朝贵州遗民南京寻根处”,下面还附着“都司巷1号”。“每天都有人进门问两句。”饭店老板徐顺转告诉记者,自从装了这个牌子,小店人气涨了不少,经常有人来问她什么情况,几乎每天都有人在门口拍照。
谈到为何要做挂此牌。徐顺转说前不久,一个自称来自贵州的寻访团来到她的小店,十几号人在小店里看了看,还互相拍照留恋。徐顺转咨询后了解到,如今的丹凤街在明朝时叫“都司府”,现在贵州人的祖先当初是从这出发移民过去的,她的店是丹凤街1号,所以成了寻根处,在贵州当地已是小有名气了。徐顺转说,她这才反应过来,开店这些年,经常看到有人在她的店前凝视,进门后绕绕就走是什么原因了。“他们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来寻根。我还纳闷,就算这里许多年前是别人的祖宅,也不可能总是来这么多不同的人嘛。”弄清原因后,徐顺转便在店面上挂上了如今这个大牌子,便于日后贵州的南京后裔寻访,也帮自己的店制造点宣传卖点。
类似的寻根点还有石灰巷、柳树湾
每年都有贵州屯堡人来此祭拜祖先
徐顺转说的信息准确吗?长期关注明史和南京民俗文化的民俗专家扎西·刘(本名刘栋)告诉记者,据他研究发现,1381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曾派遣名将傅友德率30万征南大军(史称“调北征南”),从“都司巷”(如今的丹凤街)出发。南征胜利后,为保障边疆防固,加强对西南各省的统治,约20万官兵和家属留守处于咽喉位置的贵州安居。并从江南地区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商贾,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其中,当时苏州巨富沈万三也因种种原因被发配到贵州,目前在贵州福泉市还有沈万三的墓。1413年,贵州正式成为中国的第13个行政省。
扎西·刘说,他发现明朝时期贵州人祖先在南京的遗址还保留了很多,除了都司巷,还有石灰巷、柳树湾、石门坎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柳树湾,它是现在贵州屯堡人祖先居住的地方。“南京后裔散居在贵州各地,屯堡这个地方是最为集中和典型的。”扎西·刘介绍说,当年南京城东南角石门坎一带的柳树湾,现在则叫蓝旗街。明故宫午朝门御水桥边的石碑上刻有“柳树湾”三个字,碑文是柳树湾存在的确凿证据。柳树湾是明朝时期六部所在地,洪武后期便被强迁了,清朝时期被改名为蓝旗街。直到现在,几乎每年还会有屯堡人来到此地,祭拜祖先。
在贵州
“凤阳汉装”、“南京明服”一穿就是六百多年
贵州屯堡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余秋池告诉记者,由于屯堡自闭的特点,当地把当年从南京带去的生活习俗代代相传,形成了十分独特的移民文化。比如当地女人是忠实的文化守护者,一身奇异的。当地还有一种名叫“地戏”的地方戏种,俗称跳神,是一种集演戏、祭祀和娱乐的古老戏种。他们身着的汉服是宽衣、大袖、长袍、色彩鲜艳,乍看像是某个少数民族的服饰。作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地戏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戏剧“活化石”。这与南京高淳的假面戏非常相似。扎西·刘表示在南京高淳区高频镇韩桥村也有类似的傩戏表演。“现在的南京文化更多是民国遗留的,而明朝时期的老南京文化已经被当初的那些人带到贵州了。”扎西·刘感叹道。
福泉在贵州也被称为“石头城”
江苏富商沈万三将江南昆曲改编成“纳西古乐”
扎西·刘告诉记者,屯堡已经开展过很多活动,最近贵州福泉也增进了与南京的交流。南京古称“石头城”,而,还保留着明朝的“古城垣”。前段时间,福泉市还举办了两个“石头城”对话和交流。据史料记载,明朝贵州名臣黄绂调到南京任职,官至户部尚书,也带来贵州的一些文化和习俗。扎西·刘补充说,当年江苏富商沈万三从江苏来到福泉,把江南的昆曲和民间音乐糅合在一起,改编成了“纳西古乐”。而作为当时南京的民歌《茉莉花》随着屯民也被传到了福泉,成为了当地脍炙人口的歌曲。福泉与南京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扎西·刘透露,明年福泉市委会在当地沈万三墓附近建造“茉莉花”广场以此纪念两座“石头城”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这种相互的文化继承。目前,除了贵州人会特意长途跋涉来到南京祭祖寻访,当地还有很多对话交流的活动。余秋池说,屯堡管委会偶尔会与当地旅游团合作到达南京,进行文化表演和交流的活动,今年年初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