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共生 合作共赢 未来共筑 ——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

2024-12-02 13:58:00 【关闭】 【打印】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9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指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中方愿同非方密切人文交流,在现代化进程中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共存,共同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结出更多硕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是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都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创造了历史悠久、绚丽多姿的文明形态。中国和非洲虽相隔万里,但交往的历史悠久,交流的领域广阔,在文明交流史上留下璀璨夺目的笔墨重彩。21世纪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深入,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中非关系发展基础,成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文明共生——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秉持平等包容的交往原则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之所以成为典范,在于中非双方始终秉持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态度和原则。 

  突出“文明是多彩的”。中国与非洲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而南部非洲“布须曼岩画”、西部非洲“诺克文化”、北部非洲埃及文明和努比亚文明、东部非洲斯瓦希里文明等等,都有力驳斥了西方关于非洲历史“空白论”和非洲文明“外来说”。中非文明交流互鉴首先秉持了文明是多彩的、因多元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的态度,彼此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强调“文明是平等的”。非洲因为近代长期受殖民主义统治影响,文明交流互鉴以西方殖民者的贬损和区别对待为前提,充斥着“含米特论”。比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任意贬低非洲文化,法国文学家雨果在1879年宣称非洲没有历史,甚至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66年时仍将“西方人”进入非洲作为文明的标志,认为非洲是文明渗透最晚的大陆。与西方不同,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一直秉持了文明是平等的、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的态度,无论古代的交通交往,还是现当代的交流互鉴,都没有以高低优劣、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非洲。 

  坚持“文明是包容的”。美国著名政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曾说过,当下最普遍、最重要和最危险的冲突,是属于不同价值观、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之间的文明的冲突。但也有学者一针见血指出,当代非洲国家冲突、部族冲突的本源,仍是西方文化霸权、价值观强加的殖民主义遗产。与“文明冲突”不同,中国坚持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各种文明都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中秉持了文明是包容的、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的态度,强调价值观、发展路径等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适履,而是要相互包容,实现文明和谐。 

    

  合作共赢——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结出立己达人的合作硕果 

  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由来已久。《汉书》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有“黄支国”进献犀牛。荷兰学者认为,这个“黄支国”就是今天的埃塞俄比亚。随着中非交流的增强,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唐末宋初李石的《续博物志》、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都有非洲有关地方人土风情的记载。元代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访问中国时写下游记,留下非洲人对中国印象的珍贵记录。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史诗般航程中,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次航行都到达了东非海岸,《星槎胜览》提及非洲16个地名及地理、物产、人文风俗。清代,大批华工被带到非洲、扎根非洲,林则徐、魏源等人编著《四洲志》《海国图志》加强了对非洲的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10国,提出中国处理同非洲及阿拉伯国家关系五项立场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为中非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60年来,中非人民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随着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从原来分域、零散状况进入到机制性、计划性、系统性的全新合作阶段,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也有了新平台、新机制。中非合作从“十大合作计划”到“八大行动”再到“九项工程”,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道路上互帮互助、深度合作,推动以基建、产业项目合作为重点的“物质文明”领域合作世界瞩目;也推动以教育、文旅、智库等人文领域的“精神文明”领域合作深入发展;并推动了以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生态文明”领域合作蓬勃开展。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收官之年。回顾第八届部长级会议3年以来,双方务实落实《达喀尔行动计划》,坚持团结抗疫,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共享脱贫减贫经验,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推进绿色发展。同时,举办中非文明对话大会,搭建以人文合作为主平台的文明交流新机制,结出文明交流新硕果。 

  教育合作深入开展。实施“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开展“非洲留学生就业直通车”活动,举办首届中非科学教育论坛等教育合作论坛。中国在非洲建立61所孔子学院、48所孔子课堂、23家鲁班工坊,探索“中文工坊”职业教育新模式。在非中资企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积极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 

  文旅合作如火如荼。落实双边政府文化协定执行计划,举办“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等文化品牌活动,推动互设文化中心。开展联合考古、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博物馆展览交流等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实施“中非文化和旅游研修合作计划”,与31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旅游合作文件,把34个非洲国家列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 

  智库合作不断深化。在实施“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基础上,加大对非洲高校智库承接研讨会和课题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办好“中非智库论坛”,发布《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共识(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从政策协同、能力建设、监测评估、公共外交及专项合作等多维度策略环节,实现共商、共识、共享。 

  传媒合作方兴未艾。加强中非影视作品交流,在华举办非洲电影节,在非举办中国电影周、“中国影像节”展映活动。30家非洲媒体加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开展“新时代中非合作”联合采访。举办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中非网络媒体合作分论坛,发布《“非洲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共同宣言》,完善“思想+艺术+技术”的传播新业态,助力非洲媒体融合发展。 

  民间合作开启新路。持续实施“中非民间友好行动”“丝路一家亲行动”,支持中非工会、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妇女青年深化人文交流。举办中非民间论坛、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中非妇女论坛,开展中非儿童手拉手活动,发布成果文件《丝路心相通——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建设务实管用的民间合作平台机制,实施“小而美”民生项目,提升非洲人民民生福祉。 

    

  未来共筑——中非文明交流互鉴重构和合共生的现代化路径 

  20233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提出的第三个全球性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今年718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今年9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实施“文明互鉴伙伴行动”,“打造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深化双方治党治国经验交流”,这明确了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举措。笔者认为,落实好“文明互鉴伙伴行动”,关键在于通过深化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入探索建立全球文明倡议的践行机制,进一步形成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的良好内外发展环境。 

  进一步共同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安全环境。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政治效益,在于世界变局乱局中找到通过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开辟相知相亲、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人间正道。要推动各国建立文明对话机制和分歧、冲突协商共商机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让文明层面对话越来越频繁,冲突、矛盾、疑惑、拒绝愈来愈消弭。 

  进一步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环境。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于应对逆全球化贸易壁垒中找到通过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相亲心相通,开辟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以文促合的合作之道。要大力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健全经贸、产业与人文、教育等合作协调机制,完善部门、企业、媒体、智库等主体协同发力机制,打造融通中外、共促发展的新合力。 

  进一步共同营造传承创新的文明复兴环境。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社会文化效益,在于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中找到通过文明平等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开辟包容不傲慢、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文明兴盛之道。要健全文明交流双边多边参与合作机制,广泛开展世界文明对话,“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抓传承、抓创新,让各国悠久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为中非现代化进程注入新价值、新动力、新活力。 

    

    

  作者简介: 

    倩,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 

  胡蓝尹,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硕士研究生。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