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春节的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腊月二十一,记者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镇,恰逢镇上大集火热开市,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云集于此,赶大集、备年货。
平日里静谧的小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干果、糖果、各类水果、鸡鸭鱼肉、传统美食上千种年货琳琅满目,大红的春联、窗花、灯笼则把热烈红火的节日气氛直接拉满……大集的摊主告诉记者,每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是本镇居民、周边乡邻、甚至是邻近省市商户的大日子,人们称之为“买卖天”、“赶买卖”,也就是开集市、赶大集的意思。每逢大集,不管是远路的商贩还是村里的老乡们,都会把农副产品拿到这里进行交易,赶大集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统项目,临近年节的大集更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讲,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化,对春节的热情和期盼始终如一,而赶大集也成为迎接这个重要节日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之一,浓郁的烟火气不仅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春节记忆,更凝聚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冬日里的沙圪堵镇被厚厚的白雪覆盖,雪原下的村庄在静候新春的到来
腊月二十一是沙圪堵镇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赶集日,集市异常火爆,人们卯足了劲采购年货。
村民正在挑选对联和窗花,这是家家户户春节的必需品。
色彩热烈的年画广受当地的村民的青睐。
传统的红内衣不仅有纯棉制品,还新增了莫代尔和莱卡纤维的新品,摊主在认真地为顾客推荐讲解。
喜庆的挂饰蕴含着美好生活的图景,吸引不少人驻足选购。
可爱的纯手工虎头鞋和当地的传统食品摊位也是大集的“流量担当”。
大红色的地垫寓意“脚踩鸿运,出入平安”
五颜六色的糖果广受老年人欢迎,预备春节期间分给前来拜年的晚辈,祝愿他们生活像糖一样甜。
物美价廉的水果也成为必备的年货。
带着小孙女逛大集的爷爷,祖孙二人开心地合不拢嘴。
摊主的孩子已经提前换上过年的新衣服,跟母亲一起感受集市上热闹的气氛。
生意兴隆的摊主,好心情溢于言表。
集市上满载而归的村民,离开人潮汹涌的大集回到安宁平静的村庄,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恰如这皑皑白雪,孕育着生机,蕴含着希望。
(欧非中心“新春走基层”团队供稿)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