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在哈尔滨调研,并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他强调,企业是稳增长、兴产业、保就业的主体,是龙江振兴发展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当好企业“服务员”,对企业提出的诉求逐项研究解决,积极研究制定鼓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让各类企业在龙江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随着我省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和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我省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加。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已达到301.6万户、同比增长9.6%,新登记市场主体28.3万户、增长18.7%,增速位列东北地区首位,提前完成全年突破300万户的增长任务。其中,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占到了全部市场主体的98%以上。可以说,非公企业已成为黑龙江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中坚力量。
纵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越是发达省份,非公经济发展越是充分、越具活力。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的当下,我省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此时更应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公企业的能动性,让敢干、敢闯、敢投的企业多起来,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推动黑龙江经济迅速重振。
非公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和政务环境。黑龙江落实国务院出台的稳经济“33条”和我省细化出台的“50条”以及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精准落实惠企纾困政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持续深化流程再造、服务集成,努力推进“一窗通办”“一次办结”,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提升服务质效,打造出了较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除此之外,许勤书记从去年到现在不止一次提出,各级政府官员要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企业的小事就是我们服务企业的大事,我们服务到家,企业发展才能到位。要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帮助民营企业度过难关,提高为企服务效能,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产业、企业、项目制度,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动性就在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经营困难,他们善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通过创新打开机遇之门。我们各级工商联干部要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变作风、转变思路、抓住机遇、跟上时代,争做“三个好把式”,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担在关键、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充分尊重民营企业的首创精神,鼓励民营企业家大胆创新;深入民营企业倾听企业现实困难,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企业合理诉求;引进其他省份工商联和民营企业发展先进经验,帮助龙江企业家开眼界、找出路、出对策、做对接。
省委把今年确定为“能力建设提升年”,为企业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我们要不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运用“四个体系”落实机制,推进包联工作走深走实,完善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顺应时代变化趋势和民营企业新期待,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强化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养,将其用于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上,确保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破得了难题,把该做能做的事做实做成。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