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提起“团结村”,很多司机都不约而同想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冷碛镇的团结村,这个曾经让不少司机吃尽苦头的“飞虎村”。团结村村支部书记周祖祥说,过去由于自然环境险恶,交通不便,团结村经济落后,村民好逸恶劳,偷盗斗殴,不少身手矫健的村民甚至动起了靠山吃山的歪主意。老川藏线虽坡陡、弯多、路险,但又是运送各类物资进入藏区的交通枢纽,每天在这条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货车川流不息。团结村的村民就利用爬车、扒货,靠川藏线维持生计,“飞虎村”也由此得名。
大渡河畔的团结村
正所谓“穷则思,思则变”。在“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部署下,团结村痛定思痛,抓住(找准)问题根源,理顺发展思路,实现了华丽转身。
为彻底摘掉过去落后、贫困的帽子,近些年,团结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了以林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生产结构,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带动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产业的推出;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带头种植高收益的羊肚菌,引进羊肚菌种厂落户团结村,借助种厂技术员的专业指导,帮助解决留守妇女就近务工,实现致富增收。今年,团结村还在农科院专家的帮助下,成功尝试将羊肚菌与经济效益更高的中药材重楼混植,抓实产业发展,保障村民收入持续增长。周祖祥骄傲地说,2018年,团结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增长到1.5万余元,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成都的采购商到团结村收购羊肚菌
为解决民风问题,团结村两委充分利用村级活动场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村民生活;鼓励村民利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图书等进行学习,增强村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在村内主要交通干道、村民聚集活动场所形成以农村实用技术、孝廉文化为主的路边文化,营造文明知礼的社会氛围。
团结村活动室
通过团结村上下不懈努力,团结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称号,过去的“飞虎村”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318国道川藏线上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