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天”来之笔:看天台全域旅游践行之道

2018-08-23 14:10:00 【关闭】 【打印】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究竟是一个如何的地方?让诗仙可以无视龙楼凤阙,只愿抛下一切,飞奔而来。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天台山隐居的司马承祯,还有这里的山水草木、溪石鸟兽,都让诗仙无比惦念。这份年轻的热情,遇知音的急切,一直延续着,天台也正用这般气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822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30位主流媒体记者,共同走进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在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背景下,在唐诗之路积极发展的文旅融合要求下,看浙江省天台县全域旅游发展新变化。 

  旅游新业态遍地开花 

  乡村赋能成发展典范 

   “这样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融合了旅游+的发展典范。”“嗯,村村成景,应该说的便是这样的景象了。”……媒体记者们漫步在浙江省天台县后岸村,不禁发出了这般感慨,在得知了后岸乡村振兴做法在央视《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专题报道后,一个个纷纷打趣道,退休后就来后岸开农家乐了。 

  据记者了解, 

  浙江省天台县后岸村原本以采石矿闻名四方,后在“两山理论”的号召带领下,改“卖石头”为“卖风景”,依托周边景点资源优势和清丽隐逸的乡村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已发展成为集漂流、登山、垂钓、观光、采摘、餐饮、住宿、体育赛事及商务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村里还先后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和旅游公司,积极探索“共创共富”的路子,用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让惠于民。2017年该村有农家乐经营户71余户,床位近2000张,入住游客23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益3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000元,农家乐户年净收入18万元。 

  除了后岸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白鹤镇的商贸与旅游融合点白鹤镇国际袜业城。可别小看了这个“袜业城”,它呀,这座占地102亩,总建筑面积已经率先领先于天台县的其他企业,开启了“工业旅游”模式,通过“袜业+旅游”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再起航。袜业城所在地白鹤镇拥有较好的地理区位,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淘宝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省旅游强镇浙江省文化强镇等荣誉称号,除此以外,白鹤镇还拥有龙穿峡、桃源春晓、万年寺、护国寺等多个知名景点,《刘阮传说》《皇都南拳》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上三高速、104国道、60省道的交错串联,将天台县西北旅游线路进行连接,让工业旅游和人文山水游保持在同一条线,大大提高了游客量。 

  一业五化诠释“两山”理论 

  全域旅游出奇制胜有高招 

  1613519日,徐霞客踏上天台山,开启了他万里遐征的第一步起,天台就被烙上了最美旅游目的地的标签,而一代又一代的天台旅游人,从跟随游圣脚印到延伸自我视野,为浙江省天台县旅游注入生生不息灵感。 

  当“全域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形态,天台县的脚步就从来就未曾停歇过。 

  2015年提出“一业融五化”谋划项目,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产业化都植入旅游因素;到2016年天台召开千人大会,吹响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号角;到2017年向全球宣布,浙江天台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消国清景区门票,免费开放;再到2018年,杭州地铁“天台山号·唐诗之路”专列开通……天台在全域旅游探索的过程中,走出了自己的节奏。 

  近五年来,天台县三次被浙江省旅游局授予“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先后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全国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县,被确立为省旅游统计改革试点县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据了解,2017年,天台县的旅游总人次1716.01万,同比增长18.2%,旅游总收入186.26亿元,同比增长21.1%,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18% 

  而天台县在2015年提出的“一业融五化”的发展理念,也与当下的全域旅游发展不谋而合,积极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美丽指数,释放旅游活力。无论是工业旅游的打造,还是智慧旅游的提升,以及乡村旅游的不断深化、细化,都在为天台的全域旅游助威。天皇药业、新维士生物成为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白鹤国际袜业城则成为工业旅游的典范;“寻佛问道”、“始丰溯源”等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相继推出,织就了各具特色的美丽经济带;和合小镇、寒山小镇、云端小镇呼之欲出,杭绍台高铁、杭绍台高速开工建设等一系列落地,让全域旅游在天台走的扎实且坚定。 

  持续不断的动力,是全域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下一阶段,浙江省天台县会一如既往地提高站位、抢抓机遇,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尝试,谱写实实在在的全域旅游样本,不仅让“全域旅游”写在文件里,更践行在实际中。让游客心动,让百姓受益,让乡村美好,让绿水长流,这样一个“处处能旅游,时时可旅游,行行加旅游,人人享旅游”的浙东大花园正跃然眼前。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