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19两会>记者直击

刘庆峰: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2019-03-08 18:07:00 【关闭】 【打印】

  2017年,在国际顶级科技评论期刊《MIT科技评论》评选的“全球50大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中,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被评为中国第一、全球第六。2018年,凭借着在源头核心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和国际领先,科大讯飞摘获12项国际权威赛事的“世界第一”。进入2019年,科大讯飞迎来创业的第20年,回忆往事,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颇为感慨:“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上能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几代人的创新坚守以及源于热爱的初心。”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从空白起步到世界领先 

  1992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的刘庆峰,被导师挑选到中国科技大学人机语音通讯实验室,正是在实验室的学习给刘庆峰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原来机器可以像人一样说话”,这让刘庆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语音技术。当年,刘庆峰的梦想就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越洋电话实现自动翻译,电话两端,一边说着中文,一边说着英文,却可以实现自由交流。凭借着在校期间对语音技术研究的突出贡献,1995年,刘庆峰在中国科技大学带队承担了实验室国家“863项目”语音合成技术,在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吴宗济先生的指导下,刘庆峰带领的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在语音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当年的国家“863项目”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之后的1998年,在国家“863项目”中,刘庆峰团队首次让计算机“开口说话”,达到了可实用的门槛。并且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国际汉语口语处理年度大会,刘庆峰团队获得了在这领域的最佳论文奖。可以说,那时的刘庆峰带领研发的语音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20世纪9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澎湃浪潮让大学生有了更多就业的选择,对刘庆峰而言,出国留学深造或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不错的选择。刘庆峰坦言,当年也有出国的打算,但是中国科技大学实验室给了年轻人最重要的梦想实现舞台,一个刚刚保送研究生的大学生可以带领十几人的研究团队,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创新机制和方法,在刘庆峰看来,这些是出国后无法实现的。最为触动刘庆峰的是吴宗济老先生的一句话,“中文语音技术要由中国人做到全世界最好,中国语音产业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这更加坚定了刘庆峰留在国内研发语音技术的决心。 

  1999年,面对中文语音产业基本控制在国外大公司手中的境况,怀揣着对中国语音技术产业的抱负,还在就读博士的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同学创立科大讯飞,在他看来,只有产业化,才能更好地推动语音技术向前发展,才能改善科研条件。然而,外界却认为刘庆峰是痴人说梦,“一个草台班子大学生团队,什么都不懂,想要在中文语音领域取得成绩,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实很快就印证了外界的质疑,“由于将资金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在第一次融资之前,账面只剩20万元人民币,而每月的开销是30万元,很快又要揭不开锅,一度有创业伙伴打起了退堂鼓,我们干脆不要做语音,语音技术太难挣钱了,而且技术门槛太高。”刘庆峰记忆犹新地说。 

  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庆峰召集大家开了个会议,被称为科大讯飞历史上的“半汤会议”。他在会上说:“燃烧最亮的火把,要么率先燎原,要么最先熄灭。”如果不能迅速把语音产业做起来,形成盈利,科大讯飞就可能失败。庆幸的是,“最后会议形成的共识是科大讯飞肯定会率先燎原,意气奋发,但前提是要保持对语音技术的热爱,因为枯燥的技术研究,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2000年底,科大讯飞定了个目标,首先要做全世界最大的中文语音技术提供商,未来要做全球最出色的多语种技术提供商,将来还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刘庆峰说:“这个目标直到今天从未改变。”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公司连续亏了5年,直到2004年才盈亏平衡。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庆峰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2006年科大讯飞首次参加国际英文合成大赛——暴风雪竞赛,成为当年最大的黑马,此后连续13年,科大讯飞都是全世界第一名。2008年,科大讯飞在深圳交易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今天,科大讯飞抢回了中文语音主流市场70%的市场份额,但更重要的是不仅中文做到了全世界第一,把英文也做到了全球最好。”刘庆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创业20年以来,科大讯飞一直坚守“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产业理想,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感知智能领域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在常识推理、知识发现、机器阅读理解、图像识别理解等认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科大讯飞也在国际上取得显著成果,实现在源头核心技术上的持续突破,有力地回击了当年的质疑。 

  A.I赋能:助力改善民生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拓展“智能+”,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等。对此,刘庆峰认为,“2019年,人工智能将进入从典型应用试点到可以大规模推广的阶段。” 

  事实上,科大讯飞在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的同时,就已经提出探索人工智能在助力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机器当医生就是人工智能赋能的典型例子。”刘庆峰解释说。 

科大讯飞“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2017年,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智医助理”机器人参加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评测,在总分600的评测中,以456分相当于人类参加该项评测前4名的成绩顺利通过,这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全科医生的潜质。 

  20183月,科大讯飞“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上岗,为社区医生贺奇和他的同事们提供鉴别诊断。 

  在医生问询患者的同时,“智医助理”就能在后台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时提供病情预判和诊疗建议,供医生选择。“它十分方便,我们门诊一天60个病人,如果1个病人节约1分钟,就能节约60分钟。提高我们基层医生的接诊效率。”贺奇对“智医助理”的辅助效果表示了肯定。 

  在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方面,根据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SAIL)的研究,现在医学影像中人工智能的错误率还有7%,而医生的错误率则是3%-4%。但当医生和人工智能协作之后,错误率就能控制在1%以内。 

  2018年,具备全科医生能力的“智医助理”已经在安徽四县一区推广使用,能够辅助医生看近1000种疾病,每日辅助诊疗次数超过12000次,有效降低了医生误诊率,缓解了这些地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压力。目前,讯飞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全国上百家三甲医院、近20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地应用,累计服务超过300万人次。2019年将会推广到更多地市,让健康中国不再遥远。 

  “谈人工智能应用,一定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说话,要用统计数据说话。”刘庆峰强调。 

  无论是在一线医疗中解决分级诊疗,提升一线的村医和乡镇医院的水平等,都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数据来证明人工智能的价值。“未来,在中国任何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乡村医院,医生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做非常好的助手,我们希望不仅帮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同时也要让老百姓把病看好。”刘庆峰坚定地说。 

  而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推出个性化学习手册,通过对课堂场景、考试场景下的大数据采集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作业,对未掌握好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更高效,也推动老师因材施教。目前,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系列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广泛应用,讯飞教育服务15000余所学校,2500万师生。 

  在社会公益领域,科大讯飞也在持续发力,其“A.I公益”项目的目标是“让盲人朋友通过语音合成可以听见文字,让聋人朋友通过语音识别可以看得见声音。”刘庆峰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促进阳光社会的发展。 

  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技术,科大讯飞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提供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交互能力的讯飞开放平台,并持续升级优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的源泉。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人工智能的公共平台和基础研发,围绕科大讯飞生态体系,凝聚更多人一起去创造更大的梦想。通过讯飞平台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刘庆峰说。 

  截至2019228日,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量 94 万,总应用数 60万,累计终端用户数22.8亿,日均总服务量47亿次,AI大学学员总量 26万;以科大讯飞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   

  面向国际化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刘庆峰看来,民营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要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一方面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形成产品本身功能上的差异,获得在价值链上更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通过品牌提升,获得更多的品牌溢价,否则企业只能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显然就无法高质量发展。 

  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最大的优势还是强技术领域,已经有几十个语种的识别、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的相关技术。科大讯飞的技术如何在海外推广、产品如何销售是提升科大讯飞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科大讯飞已经开始布局面向国际化的发展,刘庆峰介绍,已经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源头技术的整合和合作;翻译机的全球推广力度将加大;车载相关设备已开始和欧洲、日本的主流汽车品牌合作,测试效果良好;下一步还会进行教育产品的推广。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刘庆峰认为,推动“一带一路”的合作,语言能力是基础,首先必须要能够自由交流,从而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构建信任关系,然后合作共赢。科大讯飞的翻译技术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 

  “目前我们已经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相关语种全部纳入研发体系,并且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科大讯飞在医疗、教育、司法领域的应用也可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刘庆峰说,“科大讯飞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做出更多贡献是非常期待和充满信心。” 

  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更加坚定了刘庆峰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 

  “热血沸腾!”刘庆峰激动地说,“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对未来政治和经济环境有了更加稳定的预期,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国家对民营企业越重视,大家心里就越有底。只要我们心无旁骛、踏踏实实搞发展,企业就一定会发展壮大,就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庆峰认为,民营企业应该要比以前有更高的心气。“我认为民营企业在源头技术创新方面,绝对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未来,国家的重大战略领域和创新核心的国际竞争领域中,民营企业将会代表中国赢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尊重和国际的认可度。”刘庆峰信心十足地说。 

  “未来,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无处不在。”刘庆峰同时指出,“但我相信,人工智能的未来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让人类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之上。”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