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19两会>记者直击

代表讲述民生故事| 宁夏的“五最”环境治理法

2019-03-07 10:22:00 【关闭】 【打印】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咸辉

 

    宁夏是中国西部省份,地域差异大。中部干旱带风大沙多,土地贫瘠;南部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生态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说。作为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宁夏如何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筑牢中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来听一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咸辉的“五最”环境治理法。 

  咸辉介绍说,近些年,经过不懈努力,宁夏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土地沙化趋势整体利好,黄河干流的宁夏段保持了二类水质,森林覆盖率由1958年的1.5%提高到今天的14.6%,宁夏首府城市银川市被评为全球首批国际治理城市的18个治理城市之一。但即便取得这样的成绩,宁夏生态脆弱的现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咸辉认为,宁夏在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文章的同时,必须多点发力,要在“五个最”上下足工夫。 

  第一,要在“最根本”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好生态。她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6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去年9月,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题写了“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贺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全国大局给宁夏确定的战略地位,也是宁夏必须自觉来承担起的历史责任。 

  宁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把生态立区战略作为三大战略之一,这也是宁夏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努力打造西部生态文明的先行区,让宁夏的天更亮、地更绿、水更灵、空气更清新。 

  第二,“最紧迫”的是坚决整改中央环保督察,以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治好生态。针对中央环保督查组对宁夏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反馈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也制定了整改的具体方案,同时也理清了整改的措施、办法以及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列出了问题的各个内容,明确了解决问题和整改问题的时间表、任务图、路线图、任务书,我们要求坚决做好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整改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确保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三,“最重要”的是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土壤保卫战,保护好生态。蓝天、碧水、土壤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最主要的内容,也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整治方案,也出台了生态立区的28条政策性的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办法、要求,我们要进一步保持攻坚的力度和目前已经开展的一些市场,在推进污染防治上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应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让我们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第四,“最关键”的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涵养好生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已经列入了国家的治理体系。我们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地制宜抓好炎黄生态经济带、中度干旱带以及南部山区的生态综合治理,实施好我们的国土绿化、湿地保护、生态修复、防沙治沙各方面的工作,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的投入、补偿、监管、考核等一系列的机制,切实筑牢祖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五,“最有效”的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创造好生态。我们要深刻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落实好攻坚规划的管理,立足宁夏的资源禀赋,严守好生态保护的红线,筑牢环境质量的底线,确立资源利用的上限,严格环境的准入门槛,构建产出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城乡格局、经济体系,来确保高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走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了宁夏特色持续发展新路子。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