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相比其他地区,亚洲在产出、贸易和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引领作用。以“亚洲四小龙”的异军突起为起点,中国推行改革开放并实现高速发展为亚洲迈向经济腾飞提供了持续动力,带领亚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亚洲经济乍暖还寒
尽管冷战结束后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亚洲经济,但由于近年来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趋稳增长带动全球贸易复苏,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持续高速领跑,亚洲经济逐步回暖。
在亚洲经济形势短期好转的表象之下,其实暗藏着来自全球和地区层面的诸多风险。特别是在全球自由贸易面临倒退,贸易冲突不断加剧,中国、日本、印度、东盟等亚洲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前景存在变数的趋势下,亚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尤为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跟中国现在倡导的“精准扶贫”一样,需要精准定位问题的症结,从最为核心的部分和对象着手,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这就好比在给亚洲经济把脉、诊断和找药方。
必须承认,亚洲经济形势短期好转与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有着密切关系,因而亚洲经济的未来也极大地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变动的影响。但仅凭这一个指标并不能把握亚洲经济的全局。回顾一下亚洲经济发展史,我们会清楚发现,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主导的“雁型区域经济模式”到现今中国引领的“区域一体化模式”,亚洲经济的发展动力并不主要来自全球经济,而更多源于亚洲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高度多元性的结构体系。多元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不同政治体制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在多元体系中更能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互补性合作。但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中等收入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同处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长期面临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弊端。再加上日、韩等发达国家长期占据区域经济链条的顶端,不愿意对现有的“中心—边缘”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区域发展金字塔底端的现状难以改变。体系的等级化直接决定了经济分配的不公平、经济地位的不对称,以及发展能力的严重失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实现亚洲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首要是亚洲经济自身的结构性调整与体系变革,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国引领全面推进开放包容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提升亚洲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
中国因素正在改变亚洲经济格局
亚洲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变革源于中日经济实力的消长,酝酿于中国积极引领的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并最终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加快迈向体系创新和体系转型。我们知道,2010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这一重大的实力转换预示了区域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动。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开始积极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支持10+1、10+3、APEC、RCEP等区域机制建设和一体化安排,贡献亚洲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区域合作理念,推动区域发展体系向着更为开放、平等、包容、合作的方向发展。然而,体系的变革并非一帆风顺。以日、美等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过TPP等对冲方案对中国方案进行制度平衡,捍卫传统等级化的区域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重发展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提升中国落后地区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内的发展水平,推动均衡发展和共同繁荣。这显然与西方国家一直奉行的“G20方式”背道而驰。所谓“G20方式”指的是发达国家通过抱团的形式,共同决定全球和区域经济体系及其安排。在这一治理方式下,发展中国家没有对体系变革的话语权,没有发展的平等权利,更谈不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从体系层面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的体系创新是实现亚洲经济格局调整变革和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然而,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贸易复苏和亚洲整体经济回暖,尤其是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增长;相比而言,大部分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尽管仍高于大部分G20发达国家,但整体经济速度却有所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稳定、新兴国家发展严重不均衡进一步固化了强者恒强、弱者依然较弱的区域经济格局。有人会问,体系的固化是否会冲淡亚洲国家进行结构性变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呢?答案是否定的。恰恰相反,发达经济体经济前景向好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与它们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亟需通过国内和区域的结构性变革扭转这一劣势。以中国为例,尽管经济总量处于亚洲第一,但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数却未进前三。有专家指出,中国的短板在于,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社会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状况不平衡不充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所明确提出的: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无论是基于弥补国内发展短板、优化国内和区域发展结构的需要,还是出于实现亚洲整体可持续发展和维持区域经济整体活力的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中国都理应积极作为,发挥重要的大国引领作用。
中国能否引领亚洲迈向可持续发展
如今,中国在亚洲经济格局中扮演的大国引领角色主要体现为:是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支持者,消除贫困、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践行者,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行动者,在维护地区传统的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存在被贸易冲突抵消的风险;发达经济体吸引制造业回流,导致亚洲从全球化获得的红利减少,整体经济稳定增长势头面临阻力,区域经济合作进程遭遇瓶颈。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的对华疑虑上升: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中国是否有能力、有意愿继续作为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体系变革和区域一体化的推动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引领亚洲迈向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些质疑,中国官方明确回应,“40年来,中国发展成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后中国更高质量的发展仍要靠改革开放”,旗帜鲜明地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其开放、自信、包容、合作的大国姿态。作为中国对外战略和全球治理的核心关键词, “开放”不仅预示着未来中国政府将以更加透明、法治的方式,在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扩大进口等方面进一步对外开放,同时还意味着中国将从“世界工厂”逐渐转型为“世界市场”,从以输出“中国制造”到向世界敞开国门贡献优质广阔的“中国市场”。“开放”还应该是双向的。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市场必将创造一个更为开放包容的亚洲市场,而更为开放包容的亚洲市场反过来会推动中国向着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符合地区和全球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的大国引领作用仅有“开放”还不够,还需要引领区域以“包容性增长”的方式加强合作。所谓“包容性增长”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经济增长”单纯指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包容性增长”涵盖更为宽泛的社会目标,从解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促进就业、收入分配、消除贫困、区域均衡发展等社会公平,到保护生态环境,都是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前,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实现了较快经济增长,为区域国家加深合作、促进开放、共创可持续发展图景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3月1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期经济展望报告中上调了2017年年底对亚洲的预期值。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预测是,2018年-2019年,中国的增速将略有下降,但仍将维持在6.5%左右;印度的增速逐年上升,将保持在7%以上;成立50周年的东盟自2017年跃升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之后,也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但经济增长不等于“包容性增长”,亚洲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它们的经济增长常常伴随着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和其他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并由于这些问题长期积累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短期的经济增长往往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
因此,未来,中国要想在区域包容性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强”,加快国内增长观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型是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引,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借助“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等平台,开展区域国家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在民生、社会、生态等发展领域的包容性合作,推动亚洲区域从整体趋稳的经济增长逐渐向开放、包容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迈进。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