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

北京中轴线:彰显东方文明和智慧的文化地标

2022-08-15 10:50:00 【关闭】 【打印】

   

  夕阳西下,站在景山眺望北京中轴线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今日之中国,已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这座拥有丰富文物古迹和厚重文化遗产的城市里,有一条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中正和合”的审美理念礼仪规制和价值追求。 

  与此类似,在欧洲西岸的浪漫国度法国,亦有一条从香榭丽舍大街开辟延伸的轴线——巴黎中轴线。它们是两不同国度呈现出的共同文化力量,熠熠生辉、交相辉映,彰显着各自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文化理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互鉴互融,彰显着人类文化文明的智慧力量 

  北京中轴线,自南向北纵贯永定门、正阳门故宫景山、钟鼓楼遗产构成要素,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和脊梁,呈现了城市的建筑形态和规划格局,见证了中国世代更迭和社会生活变迁,是城市发展史和建筑艺术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特殊意义。 

  巴黎中轴线与北京中轴线有着相似的背景,皆从最初的“皇家御道”转身,在不同时期逐渐形成、发展,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历史内涵,而著名的巴黎卢浮宫、北京故宫都分别在巴黎中轴线和北京中轴线上,并代表着东西方殿堂文化的智慧结晶。 

  北京中轴线申遗,无疑将为两条中轴线的文明互鉴、守望相助,增添强有力的文化力量。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21年,申遗文本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格式审查。2022525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并对社会发。与此同时,我们在持续推进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和公众参与。 

  中正和合”,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同一本百科全书,蕴含着从古到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也体现了“中正和合”的中华文化文明文脉价值观念与追求,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一是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中轴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以中为尊”“礼乐交融”“天人合一”这些蕴含古人智慧的哲学思想,都能在北京中轴线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是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北京中轴线沿线呈“轴线对称”的遗产建筑最能体现出中华民族中正和合的审美和思想观念。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才能继续传承、持续发展下去。 

  三是向世人展示真实多彩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北京中轴线是历史的,是文化的,从元代发展至今,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它又是活着的,是发展的,生生不息,活力无限,体现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 

  保护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近几年,北京北京中轴线为牵引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复兴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们坚持文物保护优先,推动了太庙、正阳门、景山、钟鼓楼等一大批文物的保护修缮。通过文物腾退修缮、消除文物安全隐患、扩大开放区域面积等方式,将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科学利用有机结合。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申遗过程作为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我们推动共生院、申请式退租工作,让人们住的舒心,让环境越来越美,让古都绽放魅力。我们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北京中轴线的风采,参与北京中轴线的建设发展。 

  我们坚持文化多样性,推动城市传统与现代、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包容共生,恢复了先农坛“藉田”历史规制,打通中轴线视廊堵点,再现一轴贯通南北的历史景观。推动数字中轴”“云上中轴等一系列数字化创新探索,让中轴线通过大小屏走万户 

  展望未来,推进中法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北京与巴黎的两条中轴线,正是连接彼此的文化线,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断发展的城市线。相信两条中轴线在携手一起向未来的路上,将共鉴共享,携手并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给世界! 

  陈名杰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