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两岸>旅游

大自然的多彩画卷

2020-11-19 15:23:00 【关闭】 【打印】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一条纵深50多公里的山沟谷地,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如果从空中俯瞰,查洼沟、日则沟、树正沟三条沟成“Y”字形分布,组成了九寨沟的主要景观带,高山湖泊群、瀑布、彩林、雪峰、蓝冰和藏族风情并称九寨沟六绝被世人誉为“水景之王”。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等18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银杏、红豆杉等74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还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美学旅游价值。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4500米以上,峰顶和两侧山峰基本终年积雪。这里属高原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超过80%,千百年来,九寨沟隐藏在岷山腹部的崇山峻岭中,人类的活动显得微不足道。当地的藏民几乎与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的农牧生活。由于山高路远,九寨沟一向鲜为人知,原始生态保护较好。自1978年起,国务院将九寨沟划为自然风景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620平方公里,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的核心地和走廊带,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之一。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性突出。除了最著名的大熊猫和川金丝猴外,白唇鹿、绿尾虹雉等也都是中国独有的物种,另外还有雪小熊猫、扭角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据调查统计,自然保护区内有冬虫夏草、雪莲、川贝母、天麻等多种珍稀植物,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各种陆栖脊椎动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为保护九寨沟的自然环境,减少游人活动对海子(湖泊)的影响,景区架设了60余公里的木质人行栈道,既方便了游客观景,又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生态环境。另外,景区内还引入绿色生态厕所,全自动免冲水,粪便全部打包运往景区外集中处理。 

   多姿多彩的水世界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而九寨沟的海子更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 

  早在4亿年前九寨沟所在的地域还是一片浅海,大量古生物在此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生物死去之后残留的骨骼经年累月地聚积,形成钙的沉积。经过复杂的地壳运动,海底抬升为高原,不仅使这一区域形成了众多的海子,也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故而才有了今天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有108个海子在碳酸钙石的作用下,各自展现着迷人的色彩:或湛蓝莹莹,或澄澄碧绿,或清澈照影。即便是同为绿波,在阳光的作用下也呈现出黛绿、翠蓝、蔚蓝、浅绿、澄黄等不同的颜色。 

  在九寨沟众多海子中,名气最大、景色最为漂亮的当属五花海,在同一水域中可以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是九寨沟各个景点中最为精彩的景点之一。 

  让人惋惜的是火花海,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由于地震的影响,火花海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震前的火花海波平如镜,茂密的树林围绕在海子四周,每当晨雾初散时,湖面因阳光折射,似有火花燃烧,星星点点,因而得名火花海。地震发生后,火花海下游堤坝溃坝,形成东西长40米、南北宽12米、深15米的缺口,湖泊消失,湖底裸露。如今,火花海还有另一个名字——火花海震后遗址,它成为了九寨沟景区在大地震后的一道伤痕。 

  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国,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诺日朗瀑布是中国最宽的瀑布,滔滔水流从诺日朗群海而来,在高高的翠岩上急泻倾挂,如银河飞泻,声震山谷。早晨阳光照耀下,常可见到一道道彩虹横挂山谷,使得这一片飞瀑更加丰姿迷人。瀑布对面建有一座观景台,站在台上,瀑布全景尽收眼底,秋季时,瀑布的三百米飞流在秋色、云雾的衬托下,化成了一幕波澜壮阔的画面。 

  最为独特的景观是,到了冬季,九寨沟的许多瀑布会冻结成冰,形成壮观巍峨的冰瀑,有些冰瀑的颜色呈蓝色并由浅而深,形成九寨沟冬季一绝“蓝冰”。威仪万千的蓝色冰瀑,凭借陡峭的岩壁挂起巨大的天然艺术冰雕,构建成一个幽蓝澄澈的水体胜境,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神秘圣洁的彩林雪山 

  九寨沟的水是多彩的,九寨沟的山也是多彩的。2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奇丽风貌。2000余种植物,争奇斗艳,林中奇花异草,色彩绚丽。尤其是到了秋季,娇艳欲滴秋意浓,姹紫嫣红枝叶俏,是九寨沟 最美的季节。 

  每年入秋后,林涛树海换上了富丽的盛装九寨沟便成了彩色的海洋从谷底到山巅,千叶万树,色彩纷呈,整个山林都跃动起来点点的红,翠翠的绿,片片的黄,如彩带,似织锦。深橙的黄栌,金黄的桦叶,绛红的枫树,殷红的野果,深浅相间,错落有致,令人眼花缭乱。那每一片森林,都犹如天然的巨幅油画。 

  在众多的树木中,有一种红桦树特别抢眼,它有着红色的树杆,树皮很薄,已脱离了主干而微微卷曲,生长在海拔1500~3000米的山披中传说,这几近脱落的树皮,是藏族男女之间传情的信物,藏族小伙会折下红桦树的树皮,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心意,送给心仪的姑娘,也以此象征着爱情永恒。 

  九寨沟里有三座知名的高山,分别是沃洛色嫫、 达戈圣山和扎依扎嘎圣山。最高峰扎依扎嘎圣山坐落于在东侧扎如沟的深处,属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当地居民视这座山为圣地,称它为万山之主 

  扎依扎嘎圣山是九寨沟地区最为重要的神山,受到累年不断的朝拜与敬仰,农历每月十五日的转山朝拜以及三月十五日麻智节,都在这里举行。信徒们成群结队,有的骑马,有的步行,沿着逆时针的方向绕神山转动,祈求神佛赐福。因为九寨沟山区里的独特地质构造和气候系统,让这座圣山平时终日隐藏在云雾之中,非常难以得见全貌,如果一次转山就可能看到圣山的全貌,那是相当的幸运和福气。 

  藏地风情 

  九寨沟在历史上就是民族融合的大走廊,在地理上处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在文化上处于藏区向汉区、牧区向农区过渡地带,因此其文化呈现出浓郁的边缘文化色彩和博大自由的包容性。藏族同胞一方面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如神秘的原始宗教,繁复的建筑风格、服饰风格,热情奔放的节日盛典等;另一方面,他们和周围羌、回、汉各民族和睦相处,彼此影响和渗透,形成多元的文化格局。 

  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这里的宗教民俗至今都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洁白的哈达,欢快的踢踏舞,稳健的二牛抬杠,是对生活的炽爱;遍地的马尼堆,高耸的喇嘛塔,循环不息的转经轮,是对宗教的虔诚。 

  树正寨是九寨沟九个藏族村寨中最大、最繁华的一个寨口的9个白色的宝塔中最大的一个代表的是树正寨。这九座白塔被称为九宝莲花菩提塔,它们代表九个藏族村寨团结一致,向上苍祈求祥和、幸福。 

  树正寨里藏家传统的装饰墙里一格一格镶嵌着华丽的工艺品和生活器具,桌上摆满了美酒菜肴。着藏族服饰的年轻小伙和美丽女子,大方,热情的向游客介绍他们的民族和生活习性。这里还有一个民俗文化村,游客可以观赏九寨沟藏式的建筑风格、门窗上的彩绘及藏民的服饰,体验藏民的日常生活,感受藏民的衣、食、住、行。 

   

  链接: 

  生活提示:九寨沟区属高海拔地区,不宜剧烈运动,宜少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发生高山反应。应备好常用药品,最好能配备小型氧气瓶,年老体弱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者不宜前往。一年四季高原阳光的紫外线都很强,对皮肤的伤害较严重,需要做好防晒。景区气温昼夜温差大,早晚外出需要穿毛衣和厚外套。九寨沟的主要特色就是看水,在景区内游览严禁投食喂鱼,注意安全。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信仰,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交通:九黄机场是九寨沟的空中交通枢纽,距九寨沟沟口88公里,机场有直达景区的客车。九黄机场位于高原地带,遇到天气原因,可能会停航,建议游客的回程时在交通上多做打算。另外,也可以选择成都、甘肃、绵阳三个城市乘坐大巴前往九寨沟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