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中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2024-11-06 15:51:00 【关闭】 【打印】

 

  中国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分行工作人员在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贷后调研 

  近年来全球经济并不平静,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沉渣泛起,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技术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版图。在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中,中国经济无疑是一抹亮色。凭借巨大的经济体量、长期稳定的增长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开放,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机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

  在“十四五”即将结束、马上开启“十五五”的重要时期,国家发改委在2024年10月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围绕五个方面,介绍了一揽子增量政策,释放出促进经济优化发展的强烈信号。这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一,充分发挥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缺一不可。有效的市场机制能够充分用好各类资源,通过竞争推动创新、满足持续变化的消费需求。但20世纪西方国家持续发生的经济危机无数次证明,单纯依赖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往往不是最优路径,经济需要承担更多的试错成本,而社会不平等也会快速加剧。

  在不断扩大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要在开放环境下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拥有更为稳定和强大的发展动能。

  中国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理念没有变,但政府对于“熨平”经济波动、减弱经济发展周期负面影响的作用不可或缺。此次释放的明确信号,表明了中国政府通过政策重点支持和降低周期性波动风险的决心和行动。在完成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基础上,此次出台的增量政策不仅包括强调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相互配合,通过资金杠杆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降低资金融通的难度。其本质上依旧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实现对经济的逆周期调节能力。中国地域辽阔,经济的地区性差异明显,而地方经济的活力和平衡发展则是中国经济保持韧性的重要条件。一揽子政策提出加力债务置换以降低地方债务压力和债务风险,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财力,总结过往,鼓励探索适合各自特色的发展路径。

  第二,加快通过重大改革举措释放新空间。历史经验证明,改革是经济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激发创新的有效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明确了300多项重点改革举措。这些开放举措既有基础性、全局性的系统性措施(例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又有针对特定产业(例如未来产业)的专项措施,还有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和更为开放的过境免签等具体措施,其实施将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中国经济的吸引力和活力。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是一条重要经验。过去,中国通过向西方国家学习,持续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但随着改革和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边界持续拓展,河水越来越深,已经越来越难以找到其他经济体的“石头”来指引中国经济之路的走向,甚至还碰到许多锋利的“尖石头”,这就需要在“无人区”寻找属于自己的“石头”。

  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融合为例,全球前沿技术在快速迭代发展的同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政治干预。国际贸易投资无法自由发展,市场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但并不能因此停止发展,而是需要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两条腿一起走,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增强发展动力,通过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形成全球创新集聚地。

  第三,弥补短板,稳定和增强消费驱动力。按照木桶理论,构成桶壁的短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关注高附加值、发展快速的新兴产业,还需要关注和支持发展能力相对较弱、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低的弱势企业。

  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就业、税收和进出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受限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并不容易,不仅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也对政策的变化更为敏感。

  此次一揽子政策强调对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政策的延续性,缓解了企业对相关政策调整对可持续经营的担忧。无还本续贷政策从小微企业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的做法,将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与缓解地方债务政策之间的协同,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伴随中国经济体量的持续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四驾马车之一,理应也有条件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不仅人口多、底子薄,消费者有着强烈的防风险意识和储蓄意愿,不愿意消费、怕花钱的心理并非个别现象。此次一揽子政策同样强调了对消费短板的弥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特困人员、孤儿的生活补助;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和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以此着力创造更为便利的消费场景,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第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巨大,其发展与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商品房一度成为投资品,造成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价格高涨。许多经济体都有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的教训。对于中国而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除了改变了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支持了建筑材料、家装家居和建筑施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外,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经济的平稳向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9月末,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政策出台,重点城市全面取消限购或缩小限购区域,对购房需求的复苏形成了不小的支撑。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融资瓶颈,国家将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更为精准地对重点项目的顺利完工、加快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提供支持。对于存量的闲置土地,也将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方式加以盘活,促进房地产市场要素流转,增加活力。但是,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并非仅是优化存量,同时还依然保持了严控商品房建设增量,提高质量,重点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也避免房地产市场因投资需求而出现脱实入虚的问题,有利于稳定资金流入并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五,发展和提振资本市场作用。资本市场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一揽子政策将资本市场作为重点施策领域,既是为了解决现有市场发展瓶颈,促进上市公司结构优化,保障资本市场自身的规范发展,吸引优质企业融资,也是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渠道,通过公众监督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资本市场自身性质特殊,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并不需要偿还本金,具备长期融资属性,但股票价格的变动又成为各方评价上市公司表现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的短期经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在投资渠道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投资具有重要的财富效应,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消费能力。一揽子政策提出的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将为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稳定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也可能撬动国内外资金的积极参与。当然,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巨大,相关风险值得警惕。一揽子政策也将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列入工作计划,努力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将为市场需求的释放创造条件、注入活水。但是,仅依赖政策利好的发展远远不够。中国经济自身的活力依旧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在政策引导下,市场积极响应并采取行动,在竞争中用好政策,推动持续创新,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好的发展。

   

   2024年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趋稳,同比降幅扩大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