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特庭院里的《牡丹亭》
对于有过在中国工作经历的美国人卡洛尔来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观看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纽约时间2012年11月30日晚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艾斯特庭院——一所几乎完全复制了苏州著名园林“网师园”的中国庭院里,杜丽娘袅娜登场,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并导演的园林版《牡丹亭》拉开帷幕。当70分钟精彩的演出结束后,现场的美国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也是中国戏曲首次登陆艾斯特庭院。
当晚,博物馆可以容纳700多人的罗吉斯大礼堂同步直播了这一演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同时进行了全球直播。接下来的4天时间,《牡丹亭》连续上演了6场。
谭盾:让“牡丹亭”回归园林
中国昆曲已有约600年历史,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创作于1598年的《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此次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演出的《牡丹亭》,由著名音乐人谭盾、中国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及被称为“昆曲王子”的张军联袂打造。在此之前,昆曲名作《牡丹亭》已有苏州青春版、北京南新仓版、上海三山会馆版等颇具探索意义的新版本。
谭盾导演的《牡丹亭》被称为“园林版”,即抛开现代的框架式舞台,摒弃繁复的剧场式呈现,在实景、实情的园林中演出。整场演出以竹笛、琵琶、古琴和打击乐器,以及流水的声音作为伴奏,诠释了汤显祖笔下这部中国古典作品优雅空灵的意境。
在公演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主题为“与谭盾对话:旧氛围中的新牡丹亭”的座谈会上,谭盾分享了他的创作构思及对创新古典昆曲的想法。
谭盾特别谈到影响他创作的两个重要节点——首先是在中央音乐学院时开始与昆曲结缘,“有一次,我遇到了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的著名演员杨春霞,她告诉我其实自己是学昆曲出身,当时给我唱了段《牡丹亭》,委婉的唱腔和柔美的身段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从那天起,我喜欢上了昆曲。”另一个时刻是,当他坐在一个中国的庭院中,听着鸟语、水声和虫鸣时那种奇妙的感受。谭盾描述说:“当一阵大风转瞬刮过,鸟鸣和水声重新回到耳边时,我激动不已。我心想:‘天啊,这就是昆曲。’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曾经在园林里而不是在舞台上演出的原因。”事实上,昆曲早在明朝时即常在花园中演出,已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一部分。谭盾说这也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把昆曲放在花园和园林之中,希望籍此唤醒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我总觉得园林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好像总是能跟天、跟地、跟人做很好的沟通”。据介绍,为了这次演出,谭盾的创作团队从中国运来大量极富传统韵味的道具,甚至包括24条纯种中国金鱼,尽管这些金鱼不太适应纽约的水质。而演出中的鸟鸣声,是从苏州网师园录下的。
对于谭盾来说,《牡丹亭》不仅是追思,更是梦想。“这版《牡丹亭》正是我心里的样子,非常单纯,回归到了明代的那种美。” 谭盾在演出结束后告诉记者。
柳梦梅的扮演者张军,则用“独一无二”来描述将《牡丹亭》还于园林的魅力。他说:“每一个园林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个园林的资料,实地寻找呈现方式,才能制定适合这个园林的版本,所以每一次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
杜丽娘的扮演者、“90后”演员张冉的感受印证了张军的观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这个园林比上海朱家角实景园林的舞台小多了,在这里演出,离观众很近,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被观众尽收眼底,对演员来说是更高的挑战。”
美国观众听得懂昆曲吗
谭盾将原著的55出折子戏浓缩为4幕,讲述了杜丽娘苦恋书生柳梦梅的故事。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初会,梦醒后因寻求梦中爱人不得而抑郁成疾,在孤寂中死去。她生前留下了一幅自画像,柳梦梅正是凭借这幅画像,令她起死回生,二人终成眷属。
据了解,在来美国演出前,谭盾执导的这版《牡丹亭》在上海市郊朱家角古镇课植园内已上演了两年,美国媒体称之为“公园里的莎士比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在上海观看了演出后,力邀谭盾到大都会的艾斯特庭院来演出。
艾斯特庭院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一处具有明代风格的中式园林,被誉为“纽约的苏州园林”,是由在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约翰·雅各布·艾斯特四世的儿媳妇艾斯特夫人所捐建。艾斯特夫人在北京度过一段童年时光,对中国文化富有感情。建园工程于1980年1月开始,1981年6月正式落成。由园林大师陈从周设计,原型取自苏州网师园,26位中国工匠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建成,这也是中美两国之间第一次园林文化的交流。这一庭院也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展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正在举行大型展览《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退隐之地》。何慕文希望可以让美国观众在中国庭院观赏原汁原味的中国戏曲。
美国观众是否听得懂昆曲?何慕文对此有着独到的理解:“就像世界各国的人都能欣赏意大利歌剧一样,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意大利文,但语言、服装、文化的差异不影响我们对歌剧本身的喜爱和欣赏。我相信美国人也一样会喜欢中国的传统戏剧,不会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朱万金认为,“《牡丹亭》叙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爱情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全世界艺术创作中永恒的主题。”2012年正值中美建交40周年,在这个时刻将《牡丹亭》这样一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昆曲名著搬到作为世界文化之都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演出,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对于中美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我喜欢中国的京剧,也喜欢昆曲,最喜欢演员的服装,简直漂亮极了。”卡洛尔告诉记者,当然她欣赏到的不仅仅是演员华丽的服装,通过英文字幕,她看懂了《牡丹亭》的剧情,“这部戏讲述了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演出很棒,非常与众不同。”美国观众柯珠恩告诉记者,她很赞赏谭盾对《牡丹亭》的现代演绎,认为这个浓缩精华版本在西方观众这里产生了共鸣。柯珠恩是一名展览策划人、中国艺术史研究家、摄影家,那些冗长的传统昆曲常常会令人昏昏欲睡,但这次谭盾版的舞台呈现则令人赞赏。
朱万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70分钟版本的《牡丹亭》对于如何改良中国古典剧种,使之更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具有重要的革命性的意义,因为即使在中国,古典戏曲的观众也越来越少,很多很优美的传统戏曲剧目很长、节奏很慢,已经不适应当代人的欣赏要求。这个浓缩版本的《牡丹亭》主题清晰、人物简单,画面唯美,拉近了观众与表演艺术的距离。从国际间文化艺术传播与交流的角度来看,要让中国传统艺术被西方受众接受,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以昆曲唤醒“沉睡”的园林
在首演前的2012年11月29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特地举行了一个贵宾预演专场和酒会。当晚来观看预演的几乎是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界的名流,法国罗浮宫、大英博物馆乃至莫斯科、柏林等地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也来到现场。此次演出的联合出品人、美中文化协会主席杨雪兰女士在致辞时阐述了演出活动的意义:“把中国最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带到世界顶级博物馆中,在美国最重要文化场所向观众展示中国文化,不仅对于昆曲艺术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对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是一次全新的文化尝试。”
谭盾也跟大家分享了他的下一步目标。“我5年前就想要在园林里做昆剧,这个项目我做了5年,今晚,是我梦想真正走上轨道的一刻。我一直在寻找中国美,我发现它藏在园林和庭院,但如何去找?今天,我在纽约找到了中国美,它在声音里、在空间里、在昆曲里。再过5年,你们就会看出我做这个项目的‘阴谋’。”谭盾到过世界各地,发现几乎每一个大都市都有一个中国园林或东方庭院,大都是中国结拜的姐妹城市,或是当地华人捐的,这些园林美极了,却都像沉睡的美人,无人问津。“我开始梦想,我要把昆曲《牡丹亭》带到世界各地的中国园林中去,用昆曲和音乐,让睡美人重新苏醒。”
据了解,此次演出之后,美国其他城市已向《牡丹亭》抛出绣球。而法国罗浮宫和大英博物馆,也对这个项目表现出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