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求是》杂志社社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会长李捷在会上作了“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专题报告。李捷在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和拉美都身处变化的前沿,面临着相同的转型、发展和稳定的多重挑战,双方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人文交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全球治理等领域有高度契合的共同诉求。他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快40年,现在正面临着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拉美地区政治生态、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出现急剧变化,拉美国家积极寻求发展战略调整,力图实现增长模式转型,推动产业机构升级,扩大对外开放。中拉经贸合作正在为上述变化而进行深度结构性改革,以期共同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秘鲁太平洋大学副校长辛西娅·桑伯恩在发言中指出,秘鲁和中国已经制定了20年到30年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秘鲁不仅希望采用中国的一些先进发展经验和技术,也期待能够利用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本来进行投资。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教授高文勇则指出,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为拉丁美洲的经济注入了动力。中国的参与在近年来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并直接带来了拉美地区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合作并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以干预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双方的互利共赢。
与会的中拉学者均感到目前中国对拉政策进一步明确。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促进中拉整体合作的倡议和重要举措,提出要打造中拉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2016年中国发布的第二份对拉政策文件进一步提出了推进中拉关系发展的具体路径和举措。与会者普遍认为,中拉双方不仅要在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上互学互鉴、创新合作思路,而且需要推进产业对接和融合,促进互联互通,拓展合作领域,打造中拉经济合作升级版,为中拉各领域的合作注入新动力。
与会学者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拉合作的影响。大家一致认为,中拉“五位一体”的合作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理念高度契合,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也得到了拉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中拉合作,不仅有助于拉美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满足拉美国家的战略期待,促进拉美国家的结构性转型,提升拉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联通,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拉美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全面提升中拉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及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