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留芬:大山深处的女书记
“岩博好地方,公路绕村边,水泥铺广场,山庄烧鱼鲜......”这是岩博村村民在歌唱自己生活的村庄。可就在17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很多村民人畜混居,粪水横流,由于不通公路,遇到下雨天去趟县城得走上一整天,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人民币,1/3的老百姓没过温饱线,村集体还欠着外债。
余留芬
如今,一栋栋白墙灰瓦的两三层楼房十分耀眼,纵横交错的水泥硬化路通到各家各户,一多半农户买了汽车。村养殖、酿造、加工、运输等特色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昔日的贫困村成了坐拥1600万元村集体资产、人均年收入跃至8600元的全县首富村,成了贵州高寒山区深处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村。
而所有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与一个嫁进来的女人分不开,她就是十九大代表、全国农民女状元、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
嫁给岩博村
刚见到余留芬时,这位外表温文尔雅、眉宇间透着几分干练的女性让记者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来自大山深处的一个普通农家女。
1969年出生的她,20岁就嫁到岩博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因丈夫常年在外工作,余留芬每天除了照看家务就是种地。而岩博村土地里的石头多,不好种,也不好挖。嫁人之前,余留芬一直读书,几乎没种过庄稼,地头活成了她最怕的事,日子过得很艰辛。直到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照看孩子。
余留芬不忍心把两个孩子放在家里,就一前一后把两个孩子背到山上,下山的路很崎岖,背上的背篓也压得她直不起腰来。有一年收洋芋时,两个孩子不能同时背下山来,她无奈只能挖一个土坑把小儿子放到坑里,跑着回家放下背篓和大儿子,再跑回去背小儿子回家,就这样一来一回,一公里多的路程变成了五六公里。
北京奥运会期间,在驻地纪念品柜台,一向节俭的余留芬买了一件北京奥运会纪念品
生活的艰苦让余留芬发誓要换一种活法,“做村支书前我干过项目,开过餐馆、超市和照相馆。20世纪90年代时,我们这边很穷,照相机都没人见过,当时我就买了一台照相机,每天满村子地转,给人拍照。咔嚓就是一张,一张照片可以赚5毛钱,一个月下来可以赚几千块钱,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虽然钱赚得比较快,但是也很辛苦。”
由于余留芬敢想敢做,人勤快、头脑又活,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也慢慢变得宽裕了起来,她家成了岩博村首先富起来的人家。2000年,岩博村的村支两委多次找到她,希望她能出任岩博村的党支部书记。岩博村老支书说:“小妹啊,大家信任你,希望你带领大家像你一样致富,千万别辜负了大家!”对当时的岩博村来说,村集体经济为零,全村不通水、电,村民住的大多是土瓦房、茅草房,村里到处都是猪屎塘,不仅环境差,而且与世隔绝。
面对如此重担,余留芬再三思考后,觉得自己既然嫁给了岩博村的人,那就是嫁给了岩博村,岩博村就是自己的家,自己有责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走出致富路
2001年初,32岁的余留芬经推选走马上任岩博村村支书。同时,这也是岩博村发生重大改变的一年。而在当时,村里很多人并不看好她,觉得一个女人能干出什么大事业来,不少人冷眼旁观,甚至还有人给她出难题。当地少数民族村寨中没有女人当村支书的先例,有一次开村民大会,几个不服气的村民起哄把大会给“搅黄”了。
面对眼前的困难,余留芬并没有被吓倒。“别人越是这样,自己越要干得好。”如何拔掉这个山村里的“穷根”?余留芬说:“生活在这艰苦的山村里,80%的老百姓出行困难,走不出去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上任后的第7天,她决定带领大家修路。修路对岩博村的村民来说意义非凡,他们盼了几辈人都没能实现。修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修路需要钱,还涉及征地、树木、炸药等问题。
一堆问题摆在余留芬面前,她该何去何从?余留芬回忆说:“当时村委开会决定村干部先拿出一部分土地置换给被占用土地的村民,然后再到外出打工、条件相对好的村民家做思想工作,‘化缘’土地,拿来与被修路占用的土地进行置换,这样最难的土地问题就算解决了。”但是修路要用钱怎么办?“当时做生意赚了一些钱,我就拿出了自己的4万块钱买钢钎、大锤、洋铲、水泥、沙子和炸药,剩余的还可以付一些工钱,石料我们可就地取材。”
就这样,余留芬同村民一同挖泥巴、掌钢钎、抡大锤,完全看不出来是当年那个对农活不熟的女人。历经3个多月的奋战,一条4.5米宽、3.5公里长的通组路终于修通了。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岩博村又通了电和自来水。
“虽然路是修好了,但是还不能改变村民的实际生活困难。”余留芬说,当时村里没有特殊的资源,她就想到了早已转包出去的林场。
赎回林场要23万元,2002年时这对余留芬来说是天文数字。面对如此棘手的困难,与村委会几经商议,最后余留芬自己拿出4万元,又借了5万元,剩下的通过抵押贷款买下了这个1480亩的林场。赎回林场后,村民通过伐木卖给附近煤矿,不仅轻松还清了借款,还盈利几十万元。
伴随岩博村的“第一桶金”,余留芬趁热打铁,带着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在村里办起了蔬菜大棚、肉牛养殖场、小鸡孵化厂、藏龙山庄、岩博酒厂、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春雨养殖场、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如今,这些企业每年为岩博村创造超千万元的产值,解决近百人的就业,给全村带来数百万元的纯收入。
由于带领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余留芬光荣当选十九大代表。对此,她既感到很荣幸,又觉得责任重大,“在岩博村这17年,我和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艰苦奋斗,现在只是初见成效。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