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要闻

习近平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一周年:为未来谱新篇

2018-01-25 09:50:00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指引人类进步与变革的力量——记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一周年

  新华社记者 韩墨 韩梁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一样的莽莽雪山,一样的银装素裹。更加纷繁的世界,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两场历史性演讲,向世界描绘一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蓝图,产生了强烈反响。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说,这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时刻”。

  一年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定为主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同频共振。

  一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激荡?又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新时代的中国又以怎样的胸襟和智慧,与各国携手,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迈向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8年1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世界经济论坛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定为2018年年会主题。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思想的穿透力:为彷徨困扰的世界指明方向

  “习近平主席那次讲话具有历史意义。”时隔一年,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回忆起习主席的演讲,依然感叹不已。他强调,今年论坛确定这一主题,就是希望可以继续顺承习主席去年演讲时所提到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2017年初的世界,正处于关键当口: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对立、前进与倒退等各种力量交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化遭遇逆风,不确定性如浓雾般弥漫全球。人类社会何去何从?习近平主席的阿尔卑斯之旅,备受期待。

  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习主席为世界经济走出迷途“把脉开方”,为处在十字路口的全球化进程指引方向。容纳1700人的全会厅座无虚席。演讲结束时,观众起立致敬,掌声经久不息,饱含对这位中国领导人深邃思考的认同与赞许。

  日内瓦万国宫,一场名为“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级别会议同样牵动世界。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习主席给出中国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47分钟演讲,30多次掌声。讲到关键处,几乎句句赢得掌声。

  从达沃斯到日内瓦,两场历史性演讲,从哲学高度阐释人类命运前途的时代命题,跨越千年历史,发出中国强音;它们如同指引航船的灯塔,散发出跨越时空的思想魅力。

  领导力、塑造力、影响力,构成国际媒体对两场演讲的核心印象。路透社评价,习主席的演讲在特殊历史时刻展现了中国的“领导力”。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习主席娓娓道来,如同一位“哲人”。西班牙《国家报》指出,以达沃斯论坛为平台,习近平主席成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世界领导者”。


  这是2018年1月22日在瑞士达沃斯会议中心拍摄的世界经济论坛的标志。世界经济论坛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定为2018年年会主题。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习主席演讲的情景仍令不少与会者记忆犹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国际共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个伟大的计划,我非常希望能够实现。与此同时,中国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做的努力令人钦佩。”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五位一体”,将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光大,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融为一体。这种深具开创性、普遍性的价值理念,不仅是中国思想对当代世界的重要启示,更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看来,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复兴中国对变革世界的时代担当。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亚蒙巴萨,当地民众在中国承制的蒙内铁路首批内燃机车旁载歌载舞。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行动的塑造力:为共赢共享的愿景开辟道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先进的思想启迪世界,更需要行动的力量改变世界。国际社会热议着中国为人类绘制的美好蓝图,也关注着中国以怎样的姿态将理念付诸实践。

  习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的演讲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坚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生态建设五方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行动指南。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密集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一年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3次会晤,多次通话通信,稳定并指引着世界上这对复杂而重要的双边关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实现互访,举行5次会晤,使中俄关系成为维护和平、主持公平正义、倡导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石;访问德国、瑞士、芬兰,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举行会晤,丰富和拓展中欧关系战略内涵。

  为让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习主席一年来两次会见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文在寅规划中韩关系走向。十九大后,习主席首次出访就选择了越南和老挝这两个邻国,多维度拓展合作,在“亲诚惠容”中汇聚起澎湃力量。

  美国外交学者网的一篇文章评论说,“命运共同体”描述的是一个相互合作的世界,一种取代西方模式的新型国际关系策略。它以双赢为前提,不是那种受零和思维支配的旧思维。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冈萨雷斯认为,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将自身发展寓于深度的国际合作和广泛的国际贡献之中:在区域合作方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国际安全领域积极参加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


  2017年10月26日,在波兰小镇斯塔洛瓦沃拉的柳工锐斯塔公司,波兰工人在厂房内工作。中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广西柳工收购当地企业建立的柳工锐斯塔公司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并获波兰全国最佳雇主奖。新华社记者 陈序 摄

  尤为世人关注的,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国际舆论认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和宏伟实践。去年5月,中国举行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各国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共识。迄今,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在倡议框架下对有关国家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习主席在万国宫演讲中这样宣示这一倡议的初衷。“一带一路”蕴含的命运与共意识、编织的互利合作网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化再平衡开辟了新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协同的感召力:为命运与共的未来谱写新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中国与世界的交响协奏。在这一饱含东方智慧与天下情怀的理念的感召下,国际社会同声相应、相向而行,携手为命运与共的人类未来谱写壮美乐章。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国际认同,这一中国理念去年多次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产生深远影响。

  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11月2日,写入联大两份安全决议……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高度契合,在应对重大全球挑战时必将凸显其时代价值。


  这是2017年11月15日在德国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拍摄的中国展馆。中国正成为完善全球治理最为活跃的动力。 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 摄

  一年来,从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到亚太经合组织岘港会议,从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后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正成为完善全球治理最为活跃的动力。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在当今国际治理体系面临分化挑战之时,中国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合作共赢传递着强烈信心,广获各国认同,激发起同频共振、同声相应的合作共鸣。

  刚刚落幕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专门通过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以中拉紧密合作的具体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近年来,主要区域性地区组织都与中国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提出构建中拉、中非、中阿、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设想,通过互利合作,将一块块大陆紧密相连。

  以曾经喧嚣一时的南海问题为例,中国与东盟过去一年来力排域外势力干扰,相向而行,接连达成重要阶段性成果。如今,中国和东盟国家已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成为南海迈向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新起点。

  东盟国家普遍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相处时照顾彼此舒适度,与“强权模式”截然不同,有助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说,如今已经不再是国家事务与地区共同目标相互冲突的时代,中国是菲律宾“患难见真情的朋友”。


  2017年12月1日,来华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部分外国政党代表在北京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两个月前,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来到北京,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汇聚一堂,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对话交流。各方一致通过《北京倡议》,开创了当今世界政党对话合作,共商全球治理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新纪元。

  中共举办的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吸引力为何这么大?摩洛哥议会第二大党真实性与现代党总书记奥马里一语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着眼全人类前途命运的证明。埃及自由埃及人党主席伊萨姆·哈利勒则笃信,如果所有国家团结一致,协同规划和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必定可以实现。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深邃智慧的中国理念,必将穿透迷雾,直抵人心。共赢共享的中国行动,必将凝聚广泛力量,实现共同梦想;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必将迈向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参与记者:党琦、凌馨、邓茜、聂晓阳)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