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迎接新年的符号
不久前,山西省剪纸艺术家郭梅花抵达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2015南非中国年中南妇女交流大会。在交流活动中,她现场为南非公众展示一分钟剪人像绝活,展示了中国剪纸的艺术魅力。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在传统新年“春节”来临的时候,中国人有着贴窗花的习俗。窗花即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和民俗生活的完美结合。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成为中国人传承近2000年的民俗文化传统。
郭梅花剪纸作品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即是对古人春节贴窗花习俗的生动描述。
剪纸在中国民间扎根之深,范围之广令人难以想象。它的材料随处可见,技法不拘一格,作者遍布天下,使用起来平凡自然。创作方法可谓不拘一格,有剪纸、刻纸、凿纸、冲纸、灼纸、撕纸等多种。
北京西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的张晓林认为,古今中外,不论题材还是造型,剪纸都能表现。“只要是手工艺能做的,剪纸都能做。而且,剪纸易于携带,小小一沓纸就有数百张作品,比金石玉器的传播方便多了。”
栩栩如生的和平鸽、美丽的花朵、活蹦乱跳地鲤鱼……精美的剪纸让人爱不释手。中国民间剪纸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首先体现在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作为中国最古老、最隆重的新年——春节,时至今日中国的广大的农村仍然是从绞剪纸和贴窗花开始的。红红火火的窗花象征着年的喜庆、吉祥、幸福、美满。古老的剪纸遗存和积淀着丰富的生命情感和文化记忆,传递着中国本原的节日文化主题和叙事方式,至今那些喜庆的窗花仍然是中国年典型的象征符号。
中国的剪纸艺术起源于农耕文明。据考证,剪纸起于汉,成熟于南北朝,繁盛于清之后,内容丰富多样。有的剪纸是为了纪念后羿射日,有的是与女娲的传说有关,还有一种剪纸讲的是姜太公在封神时把自己忘了,没留下位置,最后只好把自己放在窗户上封为窗神。所以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的窗花上还保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迴避”的剪纸式样。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利用薄片材料镌刻镂花,在有纸以前就已经不乏,如汉代的金银箔刻花。但确切意义上的剪纸,当然是在有纸以后。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依据掌握的史料看,至少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纸的发明不仅推动了以汉字为主体的书写传统以及文人书画等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以民间信仰文化为核心的活态文化的持续传承。民间剪纸即是古代纸文明形态的延续。纸不仅成为古代精英文化的载体,起到了复制、传播与记忆表达精神情感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信仰祭祀仪式中人与神、人与祖先灵魂沟通的媒介和通道。在民间的生存观念中,纸本身即是有神圣性的,纸可以是鬼魂的载体,也可以是人敬祭情感的心理载体,中国传统剪纸正是在这个古老的文化基点上去发挥其在活态文化中的民俗功能。
20世纪6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出土的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的五幅交尾的对猴、对马、对蝶和几何形团花剪纸,是今天能看到的中国最早的团花剪纸,而这类剪纸至今仍流行于古丝绸之路的甘肃、陕西及黄河两岸广大地区,用于春节、婚、丧等民俗活动中,象征阴阳结合化生万物,体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源生命的哲学内涵。
千百年来,剪纸始终伴随着中国人的喜庆节日出现在门窗、棚壁、柜橱、彩灯上,同时也作为辅助手段服务于刺绣、印染、皮影、面花、金银器、陶瓷装饰、木工雕花及建筑彩绘等专业,既是一门独立的民间艺术,又是多种民间美术造型的基础。
早期的剪纸多出自农妇之手,因此,其中承载着许多女性情感的东西,特别是母爱柔情和简易之美,有时这种感情似乎只能通过缝衣制裳的剪刀裁出。这种艺术与女性有着最天然、最紧密,也是最吻合的联系,剪纸里那种细腻的情感,那种柔美的趣味,那种天然的浑朴,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厚的、民间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剪纸艺人手下化成美丽的图案,这门老手艺曾是中国大众的爱好,带给很多人欢乐、期许。
过年过节贴上火红的窗花,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更传承了民族心理,强化了民族自尊,达到了民族认同,延续了民族审美。
窗花是中国人心底的美好记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传承千载的剪纸像生生不息的万涓清流汇成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条根脉。
剪纸因其民间性强,传承便捷,在中国流布很广;因其题材、技法、表现内容带有浓厚的地域风情和时代特色,至今仍是装点生活,增强节日喜庆气氛的首选工艺品。
剪纸之所以在中国民间得以广泛传播,一方面,剪纸折射出民间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农耕文明传统习俗的重要载体与传承。另一方面,剪纸因地制宜经济实惠,极具群众参与性和实用性。因此,每逢过年,中国的很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都喜欢贴上鲜红精致的窗花,使大地一片红韵,令室内满壁生辉,四处洋溢出欢快的节日气氛。
在当代中国的很多地方,剪纸仍然是年节的必备和标识,同时使剪纸得到最广泛的传承,使民族的文化精神悄然溶解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把剪刀一张纸,在民间艺人的手中轻盈地一折一剪就可以剪出一个精美的图案,一幅神奇的作品。
剪纸不仅仅是民间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体现。剪纸既有中国民间艺术的特性,又有地域的个性,而这一无法替代的个性,使得剪纸成为中华民族地域民间艺术的象征符号。因此,剪纸不仅是地方的、民间的,也是我们民族的、中国的。
对于一位民间艺人来说,一张剪纸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乡,一把剪刀就是一个传递美的工具。
“剪随心意走,图如幻化来”,一张小小的纸片,在极为普通的农民手中,瞬间就可以变幻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剪出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
中国的剪纸看似简单,但是正是在这“简单”的背后,凝聚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情趣。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贯穿于其中的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讲究人的灵性在自然中受到陶冶和升华。因而,中国艺术大致走出了一条简约-繁华-简约的道路,由简到繁再到“洗尽铅华”,重归质朴、自然。这是更高层次的质朴。简略的剪纸,给了中华民族以质朴、率真、热情而赋予想象的大美。剪纸这种直面现实、贴近生活、充满奇瑰想象的夸张写意的特色,正是自然生动、平衡和谐的中国艺术的真髓。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以及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剪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然而,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剪纸逐渐变得“非主流”,一些剪纸艺人也前途未卜。
究其原因,剪纸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大,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机械化生产的剪纸,不仅让大多数人陷入“剪纸都是机器批量生产”的误区,而且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传统手工剪纸市场。再次,剪纸技艺叫好不叫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市场价值,传承和发展现状堪忧。
随着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加大,剪纸也被列入重点保护和扶持的范围。2003年,民间剪纸被列入“中国民间十大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8年,中国民间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民间剪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如何相得益彰,是中国非遗产品传承保护、实现资本转化必须思考的问题。
罗杨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