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崛起一浪接着一浪。这种现象,没有在其他洲出现,这说明亚洲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是相互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是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仇视;是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这是亚洲崛起的一条重要经验。亚洲要继续崛起,必须坚持这条经验。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话,提出共建30亿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念。这个讲话在亚洲、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0月1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了“欧亚时代的国际合作大会”。在为这次会议准备的文件中,专门提到了习主席的上述理念。我应邀出席了这次国际会议,并发表讲话。
19世纪是欧洲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21世纪是什么样的世纪?有人说是太平洋世纪,有人说是美国世纪,还有人说是欧亚世纪。这三个说法不一样,但是这三个说法的根据都是亚洲在崛起。
在人类历史上,亚洲曾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直到1820年,亚洲的GDP占到全球GDP的56.2%。但是在现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亚洲大大落后了。拿中国为例,1820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32.9%,但是到了1978年,中国的GDP仅占全球的1.5%。真是一落千丈啊!
令人欣慰的是,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后,亚洲开始重新崛起。战后亚洲的重新崛起经过了五个浪潮。
第一个浪潮是日本。日本采用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这个模式非常符合日本的情况和全球化的需要。1968年,日本超过了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第二个浪潮是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他们学习了日本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崛起。
第三个浪潮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诸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他们也是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20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崛起。
第四个浪潮是中国。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我们也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模式,加入了亚洲崛起的大潮。
第五个浪潮是印度。印度1991年实行改革,走上了崛起之路。
中国和印度加入了亚洲崛起的大潮,大大增强了亚洲崛起的势头和规模。
对亚洲崛起进程的回顾,可以看出,中国的崛起是和亚洲崛起同步的;中国的崛起,得益于亚洲的崛起。又回过头来,壮大了亚洲的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的崛起一浪接着一浪。这种现象,没有在其他洲出现,这说明亚洲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是相互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是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仇视;是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这是亚洲崛起的一条重要经验。亚洲要继续崛起,必须坚持这条经验。
需要指出的是,亚洲崛起的进程远远没有完成,要完成,还需要几十年。然而,亚洲的崛起拉动着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这个过程也远远没有完成。但是,在21世纪,亚洲会重新崛起,这大概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韩国东道主说,21世纪是欧亚世纪。因为今天欧亚大陆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60%,而且这个比重还在上升。欧亚同在全球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上,有5000万平方公里。欧洲是发达经济体,欧洲的GDP总量约占到全球的16%,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亚洲,特别是东亚,是全球经济中最有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方面说的21世纪是欧亚世纪,是有道理的。
必须指出,欧亚世纪和欧洲世纪、美国世纪是不一样的。19世纪是欧洲世纪,欧洲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诞生地,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欧洲在主宰世界的时候,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也带来了腥风血雨和巨大的灾难。
20世纪是美国世纪,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和美国的科技创新,都大大推动了世界的前进。但是,勿庸讳言,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想要主宰世界,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
我以为,欧亚世纪和欧洲世纪、美国世纪都不一样。因为我们不想,也不可能来主宰世界。亚洲的崛起是在与世界其他地区互利共赢中崛起的。这是因为,世界变了。
如何来描述世界的变化?世界从MAD(互相确保摧毁)转变为MED(经济上相互依存),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力量导致这一变化呢?
有两大力量,第一大力量是经济上互相依存。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第二大力量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之严峻。这些挑战,诸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跨国犯罪等,没有一个国家,不论其如何强大,都不能够单独应对上述挑战。人类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生存下去。
随着世界的变化,游戏规则变了,从零和游戏转变为正和游戏。零和游戏在世界上盛行了几千年,而正和游戏还是一个新事物。因此,世界上有两股大潮流在那里较量。一股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第二股是冷战、对抗、冲突、斗争的潮流。第一股潮流,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和光辉的明天;第二股潮流,代表着过去和黑暗。这两大潮流的较量将会决定21世纪人类的命运。就中国而言,我们将坚决站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一边,坚决反对冷战、对抗、冲突、斗争的潮流。
既然这两大潮流的较量将会决定21世纪人类的命运,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第一,我们不能低估冷战、对抗、冲突、斗争潮流的惯性,这股潮流存在很长时间了,形成了强大的惯性。至于零和游戏,它存在了几千年了,惯性更大。人总是在惯性中生活,人要前进,必须同惯性作斗争。我们不警惕这种惯性,不克服这种惯性,惯性就会回过头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把我们推向零和游戏,推向对抗。
第二,我们要千方百计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利益有着许多汇合点。我们要在汇合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其结果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础就变得更加牢固了。基础牢固了,推动合作共赢的力量也就更大了;基础牢固了,我们就会更加有意识克服冷战与零和游戏的惯性;基础牢固了,我们就会更加理性、妥善地处理我们之间的分歧,就不会让分歧来妨碍我们之间的合作。
美国提出的重返亚洲的战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亚洲人的关注。说美国重返亚洲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问题是美国如何重返亚洲?
美国重返亚洲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按照零和游戏的思维,那就会挑起亚洲的冷战,这是亚洲不欢迎的。因为新冷战会迫使大家选边,美国和亚洲都会成为输家。另一种方式,是合作共赢重返亚洲,那会既有利于亚洲的繁荣,也有利于美国的繁荣,那是我们大家所欢迎的。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丝绸之路是指2000多年前,由中国经过中亚,通向欧洲的一条道路。丝绸之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则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在共同努力下,我们要使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交通畅通起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有30亿,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进一步促进亚洲和欧洲的繁荣和欧亚大陆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这是一项互利共赢的事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原因很简单,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才能促进繁荣,封闭仅会导致落后与倒退。“丝绸之路经济带”欢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参与这项合作。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壮大和平、发展、和平、共赢的潮流,世界的明天,欧亚大陆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欧亚世纪的到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原因很简单,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才能促进繁荣,封闭仅会导致落后与倒退。“丝绸之路经济带”欢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参与这项合作。
吴建民:曾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
中国驻荷兰大使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大使
中国驻法国大使
国际展览局主席
外交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
现任外交学院教授
欧亚科学院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