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法国总统萨科奇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2007年萨科奇总统当选总统后第四次到访中国。萨科奇总统这次访华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非常引人瞩目。胡锦涛主席说:“萨科奇总统这次访问为两国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他还是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出席4月30日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国家元首。
4月28日晚,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为萨科奇夫妇举行了欢迎宴会。我作为中国前任驻法国大使,出席了这次宴会,感受到气氛是十分融洽和友好的。宴会前,胡锦涛主席和萨科奇总统先后会见了记者。胡主席指出:“现在人类有条件避免重蹈20世纪热战和冷战的覆辙,使21世纪真正成为全球合作和谐发展的世纪。”胡主席这句话不长,但是很有分量。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流血最多的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死了1亿人。那时,世界人口不是今天的67亿,而是20亿上下,死了1亿人,是很大的数字了!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尖锐对峙,世界经历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热战和冷战为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惨绝人寰的悲剧,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人类可以避免重蹈上个世纪的热战和冷战的覆辙有些什么条件呢?首先,今天的世界上的大国,没有分裂成对立的军事集团。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爆发世界大战的前景。自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尽管世界上的局部战争不断,但是没有爆发世界大战,世界总体和平已经持续了65年。我想,一百年不打世界大战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一百年不打,大概以后也很难打起来了。大国之间,尽管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分歧,但是,大家都竭力避免迎头相撞,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而是想尽办法,通过对话来缓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因为大家都认识到,在核武器和信息时代,如果大国间爆发战争,代价太大了,后果太严重了,谁也打不起这样的战争。
其次,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之深,谁也离不开谁。中美之间关系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89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关系跌入低谷。1989年中美贸易额是112.5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是55.5亿美元。20年之后,2009年,中美贸易额达3659.8亿美元,外汇储备达2.39万亿美元,中国持美国国债约7554亿美元。两国之间的依存度为何如此之深?是因为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在过去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对于两国关系而言,毫无疑问,共同利益是双边关系的基础,是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因素。
再次,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此之严峻。没有一个国家,不论它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单独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看一看今天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流行疾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把人类团结在一起。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否则,大家遭殃。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我们对世界出现上述的变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方面突出了两个“始终不渝”,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看看过去几百年国家关系史,就不难发现,中国这两个始终不渝也是国际关系中的新事物。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个“不”,即,不扩张,不称霸,不结盟。不扩张,就是中国绝不重蹈昔日殖民大国崛起的覆辙;不称霸,中国绝不重蹈前苏联的覆辙;不结盟,意味着目前大国不分裂成对立集团的局面会延续。道理十分明显,中国如果同世界某个大国结盟,其后果是一场新的冷战就会开始,全世界都会遭殃。因此,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的贡献。
中国始终不渝奉行互惠共赢的开放战略,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共赢”。中国正在快速崛起,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寻求的是共赢,而不是单赢。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因为共赢,这种合作对双方有利,双方对发展合作都有很高的积极性。
当然,今天的世界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难题,很多困难,但是毋庸置疑,一个新世纪的轮廓正在呈现出来。我相信,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1世纪,完全有可能与过去不同,真正成为全球合作和谐发展的新世纪。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