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是国际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战士爱泼斯坦同志诞辰100周年。
爱泼斯坦同志生于波兰华沙,两岁就随父母移居中国,在天津度过童年和学生时代,十五岁开始新闻工作生涯。中国人民近百年的苦难抗争以及与斯诺等进步友人的相识,使他逐步走上同情与支持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有正义感和进步思想的记者,在抗日战火中,他深入前线和抗日根据地作现场采访,向各国人民真实报道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的英雄业绩。1938年以后,他参加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从事国际宣传工作。编辑出版《新闻通讯》,为广泛争取国际人士对中国进步事业的了解与援助作出艰巨的努力。他协助宋庆龄创办《中国建设》,真实报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的新生活,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与友情,为开拓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作出可贵贡献。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他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为中国人民最可信的朋友。1957年加中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爱泼斯坦作为杰出的新闻记者和作家,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边陲各地。他悉心研究中国历史和社会,以他的革命激情、求实的文风和勤奋耕耘的精神写下了6部有影响的著作和大量新闻通讯和其他文章。这6部著作包括《人民之战》、《我访问了延安》、《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解放》、《西藏的转变》、《中国现代化的先躯》(孙中山、宋庆龄)、《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我们感到其中难能可贵的是《西藏的转变》这部著作。那时向外界报导西藏情况的少,报导真实情况的更少。他为了写好这部书,30年间克服艰难险阻4赴西藏高原采访,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十分感人。我们俩就手中有的《从康藏公路去拉萨》、《日喀则的两位姑娘》、《拉珠一家》、《农奴出身的藏族干部在斗争中成长》、《西藏变革》以及其他报导等,重温一遍。爱泼斯坦同志的文章对西藏腐朽残酷农奴制的淋漓尽致的揭露,奴隶们受压迫剥削的悲惨生活、他们渴望解放翻身改变制度的乞求,奴隶解放后参加工作特别是当家作主努力工作的喜悦,以及西藏在共产党领导下逐步改变社会面貌、交通、环境、为人民谋福利的情景,……,让我们1950年进藏,又亲历见证西藏这些年变化的“老西藏”,重温这段历史,对书中说的人和事栩栩如生,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永世难忘。这些文章在当时谣言满天飞的历史条件下,对宣传西藏,以正视听,起了很大影响。这些年,西藏较当时有很大变化发展,特别是火车通后,西藏与内地距离拉近了,已成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向往的美丽的旅游胜地,假如爱老在天有灵,能看到感到,该是多大的安慰。
我与爱泼斯坦同志相识早在1954年江孜大水后,他是外交部组织的8国记者采访团成员,当时我任江孜地委书记,我向记者们介绍江孜1954年7月17日发大水灾的情况经过,党组织群众抗灾恢复生产生活,重建新家园,以赈救灾的办法修建日喀则至江孜亚东公路,……,救灾工作中共产党为民争利与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争论斗争的一些故事,记者们听后很感兴趣,也很赞赏。
第二次与爱泼斯坦夫妇见面是在198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那时我是中央代表团的副团长。回京后,我们也时有来往,互致问候。
在纪念爱泼斯坦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也共同怀念十分关心西藏人民事业发展的老朋友,愿他们对西藏的美好期盼一定会实现。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