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

全球比较视野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02-29 16:12:00 【关闭】 【打印】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深刻吸取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在不断推进民主理论和实践创新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结晶。它适合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又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形态,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为拓展世界民主实践的新境界贡献了中国智慧。2023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围绕中国民主的理念与实践,在全球五大洲23个国家开展“中国民主实践与现代发展全球调查”,调查发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及实践效能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好评。 

   

  国际青年参观“北京市政协发展历程展” (图片: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扎根本国土壤的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但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条件、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实现民主的具体道路也不相同。冷战结束时,国际社会出现一种声音,认为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是“普世”的、永恒的,是人类通往幸福世界的唯一道路。此后,西方国家不断对外输出民主,一些发展中国家直接移植西方民主模式,但最终换来的不是和平发展,而是动荡不安。荷兰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表示,目前很多国家对西方民主模式完全失去兴趣,不少国家说,他们不想要西方民主模式,他们有不同的民主模式,也不相信西方对人权的解读。他们大声地对西方民主模式说“不”,并在国际社会上引起诸多共鸣。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2023年面向全球23国民众开展的“中国民主实践与现代化发展全球调查”显示,各国受访者对于“各国应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与现代化道路”这一说法表示高度肯定,认同度达到95.7%,认为各国国情与发展阶段不同,民主制度不能简单照搬单一模式。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我国历史传统、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世界上“连续性文明”的典范,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连绵5000多年而不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等传统民主思想,以及“天下为公”“和衷共济”的天下大同理想,都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丰富着这一理念的文化内涵。调查显示,全过程人民民主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同。全球23国受访者对“和为贵”“仁政”“法治”“德治”等各项理念认同度均超过86%,认为这些理念对于推动当下全球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关切的问题。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对西方民主制度发出了一系列的“灵魂质问”:西方认为他们的治理体系是全世界最好的,是中国的体系无法比拟的。那么为什么西方正极速走向衰落?中国又为什么在过去40多年间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难道和他们各自的治理体系没有任何关系吗?英国剑桥大学《全球民主满意度报告》调查显示,全球百余国家及地区民众表示对西方民主不满,这一情况在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达到顶峰,其中关键便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失灵导致了国家治理失能失效,西方民主“神话”不再,老牌“民主国家”正在遭遇严重信仰危机。 

   

  国际青年与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交流

  全方位的人民民主要求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表示,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治理模式展现出极高效率,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中国通过民主实践取得的国家治理成果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当研院调查显示,全球受访者认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充分展现了中国民主制度的强大实践效能。全球23国受访民众对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给予高度评价,中国高效、稳定、可持续的行政决策是民主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平均认可度达到94%,较2022年上升达7%。其中,发达国家民众认可度上升明显,提升比例接近10%。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点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致力于实现健康、稳定的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民。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表示,中国的民主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通过目标驱动来实现。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规模减贫、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整体大幅提升,都足以说明中国政府的施政重点与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追求密不可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效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调查显示,全球23国受访者一致看好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平均认可度超过93%,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将保持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23国受访者高度评价中国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成果,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激发了社会创新能力,对于中国的“互联网科技”“高铁技术”“5G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超级稻及农作物杂交技术”等行业认可度均超过90%,认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高质量产品供给。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作为国家形式和国家形态的民主,其功能应该是产生“公意”,形成共识,而不是分裂、对抗甚至导致社会撕裂。当前,西方民主政治极化、分化现象日趋严重,组织内部、社区内部、政党之间、阶层之间、族群之间长期辩论对抗。中国外交部2023年3月发布的《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指出,美国持续陷入民主失真、政治失能、社会失和的恶性循环。金钱政治、身份政治、社会撕裂、贫富分化等问题愈加严重。盖洛普公司2024年公布的民调显示,只有28%的美国成年人对本国的民主现状感到满意,较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发生后不久的35%的调查结果又有了明显的下降,创历史新低。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其中,社会长期稳定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作用,确保人民能够公平享有发展成果,及时畅通地表达诉求,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民意基础。对此,全球23国受访者表示,中国社会团结稳定、安宁有序,平均认可度达到92%,比2022年提升近5%;发达国家认可度同比上升近10%。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汇聚人民共识方面,得到中国人民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展现了显著的制度优势、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调查显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极大提升了中国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中国受访民众的政府信任度、民主状况满意度、廉洁政府认同度均超过98%,民众的社会公平度、文化自信度、生态环境满意度认同比例均在94%以上。此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效果显著,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认同度均超过96%。 

   

  国际青年“变身”人大代表,感受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庄严和神圣

  2021年以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起“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并在项目框架下开展“从首都实践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国际青年沙龙活动,来自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尼泊尔、哥伦比亚等10余个国家的国际青年走进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协机关,深入社区体验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点与生动实践。活动中,国际青年“变身”人大代表按下表决键,感受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庄严和神圣;打开北京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服务系统,轻点鼠标,他们赞叹大数据让人大预算审查实现了全口径、全过程监督。国际青年们表示,中国的民主是一个“共识构建”过程,即通过广泛征集民意,充分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小到柴米油盐、看病出行,大到城市规划、改革落实,老百姓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民主渠道呈现出来,从而让行政、立法、实践等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和民主,更加科学和有效。 

  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都有自身独特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并不是要向世界各国输出中国式民主,而是要向世界所有追求民主的国家表明每个国家都有权利探索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道路。未来,世界各国应坚持互鉴前行,既积极借鉴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又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和政治实践,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模式,携手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全新篇章。 

 

  于运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