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

期待中欧关系与时俱进,实现共同发展

2023-12-13 11:31:00 【关闭】 【打印】

  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深刻变化之际,中国—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过了20年。如今中欧已建立起70多个合作对话机制,日均双边贸易额达到23亿美元、投资存量总额超过2500亿美元,成为拥有巨大共同利益的超级对话伙伴。但同时双方也面临着经贸摩擦不断、政治互信下降等困扰,以及地区及国际动荡加剧、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良等挑战。在日益复杂的局面下,中欧需要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做出清晰判断和正确选择,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认清并克服障碍、持续培育并凝聚共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首先,中欧关系是保持前进还是走向倒退,不仅事关双方利益,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方向,是双方必须做出的战略抉择。过去20年来中欧关系保持了总体向前向上的势头,除了持续增长、实实在在的经贸利益外,中欧关系已经建立起包括领导人会晤、战略、经贸、人文交流、绿色及数字高级别对话在内的机制性合作,保持在不断积累互信并开拓合作的轨道上运行。但近年来的形势变化让双方在相互认知上产生了一些隔阂和误解,影响到中欧之间的互信与合作。例如,自欧盟在2019年提出对中国“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以来,对华政策出现摇摆,在合作中变得更犹豫甚至用竞争来取代。如果欧方这种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状态持续下去,有可能将中欧关系带向倒退的方向。 

  其次,中欧经济关系是保持开放合作还是走向封闭保守,这是事关双方发展前景和民众福祉的重大方向性问题。密切互惠的经贸合作原本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巨大的贸易额和投资量以及其后双方共同受益于此的大量就业机会原本是中欧共同利益的最直接体现。但在“向地缘政治转型”的过程中,欧方开始将中欧经贸合作进行政治化和安全化的解读和界定,提出将“去风险”作为对华政策的一项目标。在此名目下,欧方不断对华实施贸易救济、投资审查、进出口管制和技术限制措施,让双方企业对于保持并扩大合作的信心受挫,也让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经贸领域被不确定的阴影所笼罩。 

  最后,中欧是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平等合作还是在沦为强权附庸的背景下竞争对抗,这是面对国际变局双方必须给出答案的根本问题。在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面前,中方为维护独立自主外交和自身发展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和维权。但欧方基于所谓“价值观同盟”的认知,在处理对华关系中不时体现出对美国政策的支持和配合,这让中方感到困惑和不满。在中方看来,这不是战略伙伴之间该有的相处之道,何况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最有影响的行为体之一,欧洲原本是可以在它提出的“战略自主”的方向上更有作为,在涉及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问题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在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必依附于所谓外来“保护”而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强权。 

  在时隔四年之后,202312月举行的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实现了实体交流的重启,也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首先,要合作不对抗是双方共同发出的明确信号,中欧关系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前进的方向而不会偏离。结合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方认为中欧关系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只要“中欧选择对话合作,阵营对抗就不会形成;中欧选择和平稳定,新的冷战就打不起来;中欧选择开放共贏,全球发展繁荣就有希望”。为了承担起对双方、地区和全球的巨大责任,中欧需要持续改善对彼此的认知并制定合理的政策。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盟领导人时强调中欧之间“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指出了中欧关系始终保持前进方向的核心要素。 

  其次,在管控竞争和分歧的同时继续扩大双向开放、保持经贸合作是双方共同应对经济挑战的强烈共识。中欧领导人共同确认将坚持双向开放、互利共赢,反对“脱钩断链”,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在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公平竞争、产能过剩以及产业、科技合作等问题上,通过中欧领导人会晤及经贸高层对话等机制内的沟通,欧方此前将中方视作“风险来源”的逻辑正在改变,也郑重承诺无意将目前针对中国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升级为贸易战。可以预期的是,只要中欧之间不断落实会晤共识、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密切合作就能够为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最后,将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巩固为“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的具有真正战略意义的平等伙伴关系,正成为双方的明确共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202310月访华并与中方举行高级别战略对话时,曾要求中方不将欧洲视作美国的“战略附庸”,要相信欧方的独立自主。实际上中方长期以来一直从“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发展中欧关系,在政策和行动上也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欧方在要求中方平等相待的同时,也需要真正做到相互尊重和相向而行。只要中欧坚持这些战略共识并与时俱进不断积累互信,就能够确保亚欧两大区域的繁荣和稳定,也能够为变乱交织的当今世界提供以稳应变、以变治乱的坚实基础。 

  崔洪建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