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国家近2000家企业参展、19个高层论坛、70多场经贸活动……日前,为期4天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和峰会)在广西南宁圆满落下帷幕。本届盛会为各国分享产业政策和发展情况、引导企业深化务实合作提供了丰富渠道,共签订了470个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4873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创造了历届盛会的新纪录。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20周年。通过多年合作与努力,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双方高水平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了新的动力。
搭建经贸合作广阔平台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并落户中国南宁。20年来,越来越多东盟特色商品通过东博会走进中国市场,中国的智能化设备、绿色家电、绿色家居建材和照明科技产品受到了东盟采购商的青睐。同时,东盟国家的有机食品、热带水果和康养产品也成为了中国采购商抢购的热门商品。
“我们今天带来了这款特别的天然椰子水,椰子水是马来西亚的特色饮品之一,以其清爽、美味和营养丰富而受到广泛欢迎。”走进马来西亚馆,一场产品推介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参展商姚建祥先生充满热情地在台上推介一款椰子水。通过参加东博会等贸易活动,马来西亚的椰子水增加了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姚建祥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追求健康和环保,马来西亚的椰子水在中国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来自越南的中原咖啡可以说是东博会的“老朋友”。自首届东博会开始,中原咖啡就一直参展并从未缺席。作为东博会的“常客”,参展商朱圣辉今年早早准备,将公司多款产品展示在展台上,展示了中原咖啡的丰富产品线和品牌实力,这无疑为中原咖啡在东博会上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人气,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品尝和购买。“相信随着东博会的推动,中原咖啡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其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朱圣辉高兴地说。
近年来,柬埔寨香米、老挝啤酒、缅甸传统茶叶等越来越多的东盟特色商品通过东博会进入中国。本届东博会的一大亮点就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和来自菲律宾的榴莲鲜果的首次亮相,并成为了明星商品,吸引了大批榴莲爱好者。人们一边享受榴莲的美食,一边通过品尝榴莲来感受东南亚的风情和文化。
东盟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据统计,东博会和峰会举办20年间,已有来自越南、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等9个东盟国家的74种水果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多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流合作关系得到了持续深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10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9753.4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东盟则连续3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一带一路”助东博会增容扩圈
走进“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斯里兰卡的红蓝宝石首饰、伊朗地毯、巴基斯坦手工艺品、菲律宾护肤品、俄罗斯巧克力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是东博会上最具吸引力的展区。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积极参与,东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参展商品及涵盖内容日益丰富。据了解,本届东博会对“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进行了全面升级,展区规模和参展机构数量均超过上届,有巴基斯坦、波兰、匈牙利等3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参会参展,精心布展,向采购商展出本国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
在尼泊尔展台前,多款具有尼泊尔特色、精美花纹的羊毛地毯及手工制作绒面挂毯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询价购买。闲暇空隙,尼泊尔参展商告诉记者,“我们带来的所有产品,包括围巾、毛衣、壁挂、地毯都是手工制作的,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我们的产品。这让我对参加每一届东博会都充满信心。通过这样的国际平台,让更多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尼泊尔的特色和独特之处。同时,这也为中尼之间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尼泊尔参展商说。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在“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还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了解到中国同东盟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承建的多个基建项目成果,如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柬埔寨首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印尼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老挝南欧江六级水电站等。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例和切实成果,观众们全面了解到了中国同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所取得的成就,并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澎湃活力和广阔发展前景。越南总理范明政在参加本届东博会时提出,要加强“两廊一圈”和“一带一路”对接,深化越中农业、经贸、金融、人文等领域合作。东盟和中国还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让铁路互联互通辐射到东盟各国,让东盟的货物可以通过中国的铁路运到欧洲和中亚地区。
经贸合作成果喜人
从经贸活动到高端论坛、从多领域交流到新机制建立、从合作到共赢,本届盛会实现了诸多“首次”,取得了系列机制性成果,为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表示,本届东博会贸易成交活跃亮眼,呈现大订单多、绿色低碳商品成交多的特点。聚焦绿色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新材料、绿色环保、机械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个,总投资额4873亿元、比上届增长18%,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制造业投资占比均创历届新高。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17个,比上届增长54.5%;签订国际经贸合作项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20多个,创近10年新高。
中外领导人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东博会、峰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各国客商给予好评,认为展览人气高,增强了与中国开展合作的信心。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在开幕式上表示,东博会已成为区域和全球高度关注、高规格、高成效的盛会。
过去20年,东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成就了“黄金十年”“钻石十年”。“展望‘镶钻成冠’的新未来,东博会将加快升级发展,打造高能级、高水平开放平台,使高层对话平台更牢固更有影响力、专业合作平台更具特色更富实效、‘南宁渠道’更畅通更宽广,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深化中国—东盟交流合作,树立中国和东盟人民心中的友谊丰碑。”韦朝晖说。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