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反抗侵略、保卫自身安全的保家卫国之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扬威、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永载史册。
抗美援朝战争既是军事上的对垒,也是外交上的博弈。无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与此同时,众多外交官也在外交战线上积极奔走,全力斡旋,在国际上争取道义高地和舆论阵地,在友邦中争取必要支持和援助,在战争后期的停战谈判中粉碎敌人阴谋,捍卫国家利益。外交官们在没有硝烟却同样危机四伏的战线上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热血。
即将上市的图书《中国外交故事》,刊载了多篇资深外交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如《见证朝鲜停战谈判的年轻速记员》《一封迟到2年的战地家书》,讲述了外交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参与“停战谈判”的关键历史事件,全程参与、见证并承担重要任务的过程和细节。本书也刊载了中国外交官们在国际舞台上解决朝鲜问题的智慧与风采,如《“红色外交家”出使日内瓦》一文,记录了周恩来总理带领近两百位“红色外交家”出席日内瓦会议,通过智慧斡旋来解决朝鲜问题的一系列精彩瞬间。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举国同心,每个领域、每个岗位的中国人都在为战争的胜利付出着、奉献着,《中国外交故事》帮助读者朋友透过文字,通过外交视角去重温、去见证,以多元化的视角去感受历史的厚重,去珍惜和平的当下,去创造复兴的未来!
《中国外交故事》访谈50多位新中国外交官,收集百余篇亲历事件手稿,精选59篇呈现其中,这套书从组稿到出版耗时4年,经历了特殊的时期,出版过程中历经艰辛,背后的创作故事也很让人动容。本书出版的初心是张国斌总领事创办“外交官说事儿”期间,看到老外交官们一篇篇关于外交战线上亲历故事的投稿,想让更多的读者看到这些真实的事件,给大家展现老一辈外交官的风采。
恰逢我国公共外交的迅猛发展,以及外交公开化、透明化不断推进,普通民众对外交事务的关注度也逐步提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展现一代外交官的成长历程,不仅生动真实,而且更加深入人心。
张国斌总领事集结自己的力量,与出版方沟通,经过多方面的协调,在50多位老外交官的关心和支持下,启动《中国外交故事》的出版酝酿。组稿过程遇到的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老外交官们身体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住家里,有的住养老院,采访时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身体情况,提前准备。在经过3个月后的拜访,组稿团队根据记录和收集到的百余篇文章,整理出毛稿交给出版方。感动于老外交官们的经历弥足珍贵,文字真诚朴实,让编辑团队受益匪浅,团队还策划在后续过程中录制了一些老外交官们的影像资料,作为送给青年一代的外交寄语,但由于疫情的原因,这项工作完成得称不上圆满,主要是后续能正常录制时,老外交官们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因为身体原因已很难接受采访和录制,这也是《中国外交故事》出版过程中的憾事。
因为选题的特殊性,本书从初步形成选题思路到组稿再到最后整理出59篇比较适合出版的初稿,来来回回改编过很多次,从2019年启动到2023年10月份终于要正式出版,历时整整4年。
《中国外交故事》是耄耋老人的殷殷期盼,有几位老大使没有等到这本书出版就离世了。就像组稿老师转述的:“朱祥忠大使,在7月份出版接近尾声的前几天还在与组稿老师发信息,询问书的进度,可是没过几天老人家就不在了。这样的遗憾在这本书面世的今天总算得以小小的弥补一下,但是我总舍不得删掉老人家的微信,权当作是一种怀念吧”。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中国外交故事》深厚丰富的内容
《中国外交故事》收录的45位外交官的故事,记录了从建国初期到利比亚撤侨的诸多重大外交事件。这套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实的回忆,为我们讲述着那些跌宕起起伏的外交历史。这本书将带领读者朋友走近外交,回顾来新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广阔前景;走近外交官,感受他们见证历史、参与历史的无上荣耀,体味他们光鲜外表下的酸甜苦辣;进而走进自己的内心,认真思考两个问题:“我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当今中国的国际局势?”。
《中国外交故事》一共分为3个篇章,分别是:外交风云、外交视界、家国情怀。在外交风云中,有硝烟未退的将军们为了祖国需要,主动学礼仪、学西餐,转行“文职”外交官;也有满怀报国热忱的有志青年,学外语、学政治,在国际舞台唇枪舌剑。从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英国女王访华,日本天皇访华,到香港回归,世博会申办,911事件、利比亚撤侨……
外交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一扇大门,为了解彼此,增进友谊,加强合作架起了桥梁。外交视界中记录了钟情于中国文化的希拉克总统、莱索托民族英雄莫舒舒一世的故事,也记录了一根简单朴实的黄瓜成为中古两国人民深厚友谊见证的日常外交,更有当我们遭遇困难、危险的时候,外国雇员让·鲁克挺身而出,像保护自己的家一样保护中国使馆,捍卫中国国旗的尊严的“以心换心,方得人心”的故事。
在中国大国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一次次纵横捭阖的运筹帷幄,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激烈交锋,是一幕幕不为人知的牺牲奉献,也有一首首互利共赢的友谊歌声。在这些胜利的背后,却是外交官们家国难两全的遗憾,陪伴父母,教导子女,享受寻常的家庭幸福是他们的奢望。每一位外交官背后都有许多故事:“一人一馆”,以鲁滨逊“荒岛求生”方式坚守了三年的使馆代办吴钟华;舍弃家业,辍学北上,瞒着家人身赴抗美援朝前线的外事翻译杨冠群。每一个时代,都在塑造不同风格的外交官,但忠诚和使命没有变过。他们怀揣着赤子心、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心如磐石,志比松柏。
多位重量级前外交官联合推荐
帆书APP首席内容官 樊登推荐
“我从很多外交官的故事中看到了我们国家几代外交官在远离祖国的生疏环境中艰苦奋斗的历程。他们热爱祖国,坚持外交原则,弘扬外交精神,充分展现了大国外交的智慧与风采。故事丰富多彩,内容生动翔实,不仅 成年人喜欢读,青少年朋友们也一定会喜欢读。”
这是周恩来总理侄女,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周秉德女士在看过这本书之后,给予我们的肯定。
《中国外交故事》在成书定稿之后,张国斌总领事邀请老外交官们进行了审阅,得到了多位重量级前外交官的联合推荐,其中有: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 ;
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吴建民基金会会长施燕华;
周恩来总理侄女,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周秉德;
帆书APP首席内容官樊登;
中国前驻斯特拉斯堡总领事,“外交官说事儿”主编张国斌推荐。
希望新一代中国青年,都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
来源 / 《中国外交故事》编辑团队
总监制 / 王玮
执行主编/ 张燕
副主编/ 跃升
责编/ 张燕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