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在印尼国会发表的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倡议的提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不过,当时不少西方媒体对此倡议不以为意。“中国自不量力,注定会失败”等质疑声不绝于耳。然而,中国在中亚、东南亚及非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一事实已被各国专家们看在眼里。在他们看来,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重振中国昔日的贸易主导地位。历史学家们则纷纷阐述古代丝绸之路在过去几百年中对欧洲和亚洲发展的重要性。尽管众多专家对一带一路话题展开研究,但仅有为数不多的专家能够真正领会到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要义。
1961年,原坦噶尼喀,即今天的坦桑尼亚,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964年,坦噶尼喀与桑给巴尔合并组成共和国。从此,这个年轻的非洲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因此受到了来自前殖民列强的制裁,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无法再通过铁路运达南非的德班港出口到海外。为此,坦桑尼亚向一些经济强国、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组织发出请求,希望他们能帮助其建设一条通往达累斯萨拉姆的自主铁路。当时只有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其提供资金、材料和必要的机器设备等方面的保障。全体中国人民挺身而出,向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非洲兄弟送去帮助和支持。中非之间的这种友好情谊在日后帮助中国争取国际认可,包括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持续推进与非洲及中亚国家的友好平等合作关系。1990年以后,中国加强了同中亚国家的合作,与新独立的五个中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支持其发展并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在此期间,中国建筑业及钢铁行业的巨大产能得以充分利用,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为国家发放贷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投资项目就已遍布非洲大陆。
载有土库曼斯坦甘草中药材原料的中欧班列回程列车抵达西安国际港站(2022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此外,中国政府提出并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而我有幸亲身参与了中国的这一发展。当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开放新的阿拉山口/德鲁日巴铁路边境口岸时,我负责与新疆当地的官员一起,为通过新口岸从中国运往欧洲的第一批集装箱办理手续。
1990年以来,美国、欧盟和日本都一致认为,新自由资本主义以其跨国公司和自由市场力量可以根据公司及民众的需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反对国家干预,批评中国实行的国家调控经济政策。
事实上,中国并不单纯依赖自由市场力量,而是着眼于国家经济政策提供贷款,支持中亚基础设施建设及在交通沿线开设新工厂,由此推动了中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及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在阿富汗和中亚谋求地缘战略利益的美国不会看不到当地的这一良好发展势头。
199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所谓的《丝绸之路战略法案》,旨在确保美国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利益。 201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金奈发表演讲时,提出了“新丝路”计划。美国版的新丝路计划打着为了实现中亚地区稳定和民主的幌子,意图通过阿富汗将美国的影响力深入到中亚腹地。
两年后,即 2013 年,中国提出了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没有任何军事意图,侧重于对基础设施和能源行业的长期投资,帮助参与国家实现工业化。其宗旨在于推动沿线国家繁荣发展,且不附带任何政治或经济条件,保证不干涉他国内政。全球的繁荣与贫困治理有赖于世界市场的互联互通,而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涵盖了从数字经济新技术、可再生能源转型到医疗卫生及文化交流等全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欧亚大陆,中国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在这些经济走廊中,来自中国各大银行的贷款将为在诸如铁路、公路、能源供应线和管道等领域的投资活动保驾护航。企业、经济特区及交易平台有望在投资区落户,与伙伴国的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也将不断加深。
与此同时,从中国出发,一路向西,经过中亚直达欧洲的新的铁路运输线路,以及途径马来西亚、缅甸或巴基斯坦的港口到达东南亚的海运路线,都为绕道马六甲海峡的运输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2022年7月27日,在肯尼亚蒙巴萨,一列货运列车行驶在蒙内铁路线上。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乘客从内罗毕到蒙巴萨的旅行时间从平均10小时减少到5小时。新华社记者董江辉摄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为了掠夺非洲的矿产资源,殖民列强仅在当地铺设了通往海外港口的运输专线,由此导致非洲大陆的内部贸易无法得到发展,事实上也不被允许发展。如今,中国为非洲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促进非洲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非洲内部贸易发展及相互间经济合作,有利于提升其政治独立性,摆脱前殖民列强存续至今的主导地位。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间,共有1万公里标准轨距铁路、10万公里公路、100个新建或改建的港口以及一大批学校和医院投入运营。非洲联盟国家就非洲内部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而中国也已经免除了非洲不少国家98%产品的进口关税。
在东南亚,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半,已带动铁路沿线工业的飞速发展。在马来西亚,穿越马来西亚全境通往新加坡的铁路正在全速建设中。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核心项目的中巴铁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瓜达尔港和瓜达尔港经济特区建设也接近尾声。在缅甸,皎漂港建设正在推进中,而中缅铁路的终点则坐落于此。
这是2022年2月19日拍摄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3号码头。新华社发(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供图)
随着全球多边贸易的发展,亚非国家的贸易及原材料供应和进口渠道有望实现多元化。这对于各方,无论是中国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大有裨益,是真正的双赢局面。
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启动之前,中国已于2001年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同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旨在通过制定共同的安全政策,应对不断扩张的伊斯兰极端组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上合组织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经济任务。2017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成为本组织正式成员。虽然两国一向关系紧张,但仍然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而伊朗等其他亚洲国家也已经向上合组织提交了加入申请。
放眼全球,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及后来的南非等新兴国家通过举办金砖国家会晤来增进双方各领域的支持和合作。上合组织及金砖国家组织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坚定的支持者,并为该倡议的成功做出积极的贡献。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此,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一起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与包括德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银行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原则提供贷款,即不附加任何政治或经济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
如今,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40多个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中国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本质是:通过开展多边贸易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发展、摆脱贫困并最终走向繁荣。
1月11日,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正式竣工。图片为1月11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经数年成功发展,不少欧美国家终于意识到,这一倡议是中国的成功:全球南方国家相互之间及与中国的关系日益紧密,逐渐疏远以往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为此,欧盟发起了“全球门户”计划,而美国则提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在2022年6月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将这两项计划纳入“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之中。根据该倡议,七国集团将在未来筹资6000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私营经济,按照西方的价值观投资打造气候中立的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此时,全球南方国家终于明白,这一倡议并不是为他们服务的,而是意在制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当前,人类正面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粮食危机、大流行病、军事冲突及难民危机等各种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心协力解决,需要相互支持而非相互对抗的倡议行动。非洲大陆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及高产农业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摆脱贫困之时,便是欧洲成功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来自非洲的难民潮问题之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既为人类战胜21世纪的挑战指明了道路,也为人类走向和平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作者乌韦•贝伦斯博士,德国经济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在中国和印度从事物流业近三十年。)
(翻译:尉红琛)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