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印度学者:“金砖”为全球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方案

2023-08-30 16:11:00 【关闭】 【打印】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金砖四国” (BRIC) 一词问世至今已有20余年,其自诞生以来便历经了严重的政治、金融与社会健康危机。如今,金砖国家已成为国际体系根本性变革的象征。其成员国贡献了全球GDP总值的32%,超越了七国集团国家所占的份额。金砖国家还占世界人口的42%,在满足人类发展指数要求方面表现积极,帮助世界实现了减贫目标,为克服空间差异树立了榜样。 

  世界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挑战也随之倍增,例如金融市场的重大风险,过去几十年间出现的非典、埃博拉和现在的新冠病毒等流行病,以及全球气候危机等,这些新挑战恰恰凸显了金砖机制的重要性。金砖国家来自不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亟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在国际上都面临着战后经济社会发展两极分化的不利条件,全球南方国家在应对全球危机上凝聚了更多共识,这再次点燃了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的希望。 

  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催生了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发达国家觊觎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生产要素,因此它们利用掌控的金融工具,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想克服这些挑战,根本在于解决贫困问题。金砖国家在社会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平台,而建立新开发银行便是金砖国家的一个革命性构想。其条款明确规定,新开发银行向所有寻求援助的发展中国家开放。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项目需要资金,发展中经济体也需要巨额资金来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从2016年至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94万亿美元,也就是平均每年需要投资3.7万亿美元,而实际资金缺口高达19% 

  该研究还预测,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也考虑在投资需求之内,那么非洲的投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3%。发展中国家亟需解决这一巨大的发展融资缺口,这凸显了新开发银行存在的必要性,也为其提供了施展空间。该机构现已成为金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提供帮助和便利的业务部门。 

  无论是发展目标、指标还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金砖国家都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如今,金砖国家正在经历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正在克服财政不确定性,靠的不是像过去自由经济体那样过度杠杆化,而是降低风险。 

  经合组织及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在本世纪头25年,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现萎缩,而全球南方的对外投资则增长了约20%。此外,南南对外直接投资激增,目前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8%,而2001年仅占3%。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亚洲开发银行也指出,南南合作的前景已经大幅增长。 

  金砖的下一步工作是打造共同议程,提高合作效率。现今大约84.3%的全球贸易都是以美元进行的,金砖国家有必要达成共识,设置一种独立于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的货币。鉴于金砖国家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8%,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9%,过度依赖单一货币将会招致严重的风险。 

  要建立自由独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推进自由贸易,促进全球公共利益,关键在于降低发展中经济体过度依赖美元作为主要贸易货币的风险。金砖国家已将目光投向了美元之外,为多货币体系铺平了道路。提振本币汇率,同时消除汇率波动风险,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举措。 

  金砖机制的演变表明,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慢慢失去其定义全球的能力。在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看来,西方对当前挑战的反应变化无常,这导致非西方式的手段在全球崛起,以平衡和改革治理体系。这次新冠疫情让我们得以管窥这种已然发生的现象。 

  全球卫生治理将是金砖国家持续追求的标杆。早在2011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期间,也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10年,卫生问题便被提上议程。一年后的2012年,印度、巴西和中国联合抗议发达国家通过世贸组织收紧知识产权管控的行为。在世贸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这三个金砖国家表示,这样的举措可能严重阻碍穷人获得廉价药品,因此拒绝屈服于发达国家施压。这种集体立场极大地帮助了金砖国家。在新冠疫情期间及之后,金砖国家在促进全球卫生健康方面的作用正逐步获得承认。 

  尽管有人认为,金砖各国很难找到公约数,也无力厘清议程,但金砖机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金砖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机制,能够将面临不同挑战的不同地区国家融合在一起,构建共同的发展愿景。对金砖国家来说,距离不是障碍,因为各国之间跨越国界的共性可以使它们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本文原标题为 "BRICS' steady advent and unfolding scenarios" 

  责编 | 宋平 刘夏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李经纬、张蓓玫亦有贡献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