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12-19 10:30:00 【关闭】 【打印】

  近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带领人民有力抗击新冠疫情,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发病、重症和死亡比例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我们探寻出了既符合科学、符合国情,又能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利益的最佳方式,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为抗疫平稳转段赢得宝贵时间和最大空间。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标准 

  1121日,家住广州海珠区的101岁老人李奶奶出现高烧、咳嗽、气喘等症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超高龄且合并有基础疾病,但经过精心治疗,李奶奶住院几天后达到出院标准。 

  想不到我这把年纪,一身的病,还能战胜病毒很快出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坐在轮椅上,她向身边的医护人员连连道谢。 

  老年人,新冠肺炎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下,中国数十位百岁以上老人感染新冠后康复出院。   

  上至年过百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不久的婴儿,中国始终尽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 

  时针拨回到疫情发生之初的武汉,缺床位、缺医护、缺设备……重压面前,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奔赴湖北武汉抗疫前线。 

  最精锐的医疗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重症救治一人一策,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3000余名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被成功治愈。 

  世纪疫情面前的中国选择,凝聚起14亿多人民抗疫的信心和决心。 

  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到成功控制住由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疫情,再到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近三年来,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不断演变,防控策略不断调整,但贯穿其中的理念始终如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14亿多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中国伟大抗疫斗争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抗疫不变的遵循。 

  近三年来,中国经受住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取得三个赢得的重要成果:赢得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毒性持续下降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药物研发、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全民广泛接种疫苗的宝贵窗口期。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国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也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标准。 

  医疗机构都要开设相应的区域按照患者就医需求进行接诊,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者推诿;对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和新生儿、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梳理,提供相应的分级管理、分级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设置,筑牢基层首诊的第一道防线……面临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一系列医疗救治措施接连落地,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因时因势优化抗疫举措 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喂,侬好!我想接种新冠疫苗,但腿脚不是很方便,请问能不能帮我上门接种呀?”125日上午,家住上海黄浦区顺昌路612弄的徐阿姨拨通了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话。 

  电话另一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副科长高嘉宝接到需求后,迅速组建入户接种小分队。 

  从启动新冠疫苗研发项目到获批上市为公众提供免疫保障,再到有针对性地为重点人群接种第二剂加强针,加强疫苗接种始终是我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疫策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三年来,我国疫情防控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不同阶段,经受住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新冠肺炎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持续更新,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 

  以科学精准应对病毒变异与疫情形势,紧紧抓住战主动权—— 

  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科研人员设立专班,多条技术路线并联推进;加强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启动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采用核酸和抗原检测相结合…… 

  坚持稳中求进,精准发力。发布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24小时完成区域核酸检测;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新十条”…… 

  面对频繁变异的病毒,我国持续跟进新冠病毒变异新特征,不断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进一步提高防疫本领,积极有序调整防疫政策,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控防线—— 

  发挥社区作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抗疫近三年来,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不断做实做细。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政策持续优化。 

  要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加快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要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要遵守防疫的基本准则,公众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每一次优化调整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每一版防控方案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近三年来,面对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中国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不断筑牢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坚强防线,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进一步增强平战结合的防疫本领 让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部分不再使用的核酸采样屋,经改造成为发热诊疗站,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从诊疗、开具处方,到完成配药,整个过程1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面对疫情形势变化,苏州等地盘活现有资源、分流发热门诊、保障群众就医的新举措让人眼前一亮。 

  迎战奥密克戎,非常时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人民至上。 

  今年年初,深圳一位孕妇因为情况不稳定需要住院,但入院需要的核酸检测报告12小时还未出,孕妇丈夫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留言6分钟后,深圳卫健委回应电话发我,并迅速帮助解决问题。 

  突发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凸显解决民之所忧的暖心温度 

  近三年来,防重症、强救治、保健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采取系列措施,努力让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近三年来,中国坚持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切实增强平战结合的防疫本领,着眼长远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 

  这个冬季,曾经的抗疫决战决胜之地武汉,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项目建设工地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湖北省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不仅有助于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和调度能力,还将承担起日常应急培训、演练、监测、预警等工作。目前,我们正在争分夺秒,本月底就有望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中建四局项目经理徐春信心满满。 

  放眼全国,更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变化稳步推动—— 

  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20215月正式挂牌,不仅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并调动力量进行防控,还能顺应健康发展新趋势,积极应对人民健康发展新需求。 

  织牢织密基层防护网,中国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的建设。截至202210月底,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成发热诊室(门诊)1.94万个,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45% 

  持续医改走深走实,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国先后设置12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5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5万个,全力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难题。 

  着力提升疫情应对能力,中国不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同处置疫情和救治工作机制,有效降低了转重率、病亡率和发病率,组织筛选了一批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有机制、有体系、有队伍、有药物,为中医药更好发挥特色优势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公布系列文件,为迎战疫情提供指引、增添信心。 

  边防控,边提升系统能力;边发展,边保障人民利益。 

  近三年,所有的努力共同汇聚成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未来中国,定将更加从容应对,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