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7-05-10 11:05:00 【关闭】 【打印】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拓展国际市场与参与国际分工就如同播种一样,耕耘是为了收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获得了较大的外部经济成长空间,不仅成就了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而且也让中国成为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有助于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开辟更广阔空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展也更加受到重视。

 

  拓宽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空间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的中国汉代。如今,重提丝绸之路不仅在于以古喻今,更为新时期中国拓宽更多国际经济交流空间奠定基础。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强调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目前已成为中国和新西兰两国经贸合作的典范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中国的对外贸易越是发展,就越会遇到更大压力。世贸组织前不久公布的数据表明,在持续3年世界第一之后,2016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被美国反超。因此,拓宽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新空间至关重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还存在巨大的经济合作潜力有待挖掘。在原有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下,中国更多的是扮演旁观者、跟随者的角色,而随着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铺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然会扮演主要参与者的角色。

 

    从如今中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来看,不能忽视自身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各种挑战,特别是要重视从原有国际分工格局压力下“突围”。与此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尽管也存在竞争关系,但在互补、互利上有更多的合作共赢机会。要稳住在发达国家的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拓展力度。2016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比上年下降0.9%。其中,出口下降1.9%,进口增长0.6%。相比之下,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0.5%。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0.5%,比全国的出口形势稍微“好一点点”。与此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增长0.4%,比全国的进口形势稍微“差一点点”。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为25.7%,其中出口和进口占比分别为27.7%和23.1%。不难看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目前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也要更加重视拓宽领域,未来更需要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在这方面,我们的确还存在短板。一方面,从利用外资角度来看,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为71亿美元,仅占整个利用外资规模的5.6%。另一方面,从对外投资来看,2016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业直接投资额145亿美元,占比也仅为8.5%。为此,除了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外,也需要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要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来看,中国在柬埔寨、泰国、埃塞俄比亚、埃及、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卓见成效,不仅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投资合作,而且也为相关各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