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浙江松阳:“拯救老屋”的中国范例

2023-09-20 15:00:00 【关闭】 【打印】
  松阳县位于浙江西南、瓯江上游,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保存最多、建筑风格最丰富的县域。该区域老屋大多始建于清朝和民国期间,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出于对传统村落和老屋的保护需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于2016年1月选定松阳为中国唯一的整县推进试点县,资助开展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拯救老屋行动。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历经多年持续保护、修缮和开发,截至目前,全县260多座宗祠、20多座古廊桥、1200多幢老屋得以焕发新生。同时,松阳县还不断加强对老屋的活化利用,以全新的理念将古朴的建筑与现代的设计完美融合,打造出一批乡村振兴新地标,重燃古村落的烟火气,形成了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独树一帜的“中国方案”,切实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松阳众多古村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中国乡村文化,黄墙黑瓦、老树炊烟、鸡鸣犬吠……充盈着独特的美感。 

后畲村一处修复完成的老宅院落被开发成民宿,在乡村里“诗意地栖居”成为现实。 

拯救、翻新后的陈家铺村被重新唤起了新生,先锋书店和飞蔦集民宿给这个古老的村庄赋予了时代的气息 

五心书院坐落在三都乡酉田村,其前身为五心小学。它既保留了原始村落的古朴风貌,又兼具现代生活功能。一进入书院便是写满《赤壁赋》和《月下独酌》的全玻璃幕墙小屋,别有一番韵味。 

 

膳垄村竹海中的玖层美术馆,黄色夯土墙、木质屋顶、石头内饰的风格,与古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美术馆的顶采用编木拱结构,这项技术的原型可见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松庄村的石拱桥是该村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中国国家地理》曾在此取景,桥身由溪石堆砌而成,未用任何粘合剂,历经200余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彰显出古人独具匠心的高超技艺。 

松阳始终把工匠精神、品质意识贯穿于“拯救老屋行动”的全过程,掌握传统技艺的本土工匠也得以重操旧业,大展身手。 

松阳县拯救老屋的一致思路是,对传统村落 “活态保护,有机发展”,让游客身在其中,既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又体验到舒适的生活服务。 

老屋里时尚的展陈空间叙述着一个传统村落的日新月异。南岱村引入“南岱问山”乡村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以全新的形式推动文化传承。松阳通过拯救老屋、艺术家入驻乡村等行动,打造了一系列小而精的创新村落,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寻求灵感的创作环境。 

500多岁树龄的古樟树记录着杨家堂村的历史,傍晚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黄泥土坯房,这些饱经岁月沧桑的老屋,无言地见证着村落的过去和当下,在密密的竹林深处焕发出迷人的光芒。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