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实施十周年,作为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系列科普活动之一,《洪荒印记 • 古生物化石科普展》日前在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开展。
在中央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的大背景下,中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大变化。围绕五育并举,家校社三方紧密协作给学生不断带来更丰富、更广泛的学习体验。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主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93号院博物馆联合承办。为举办这次科普展,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特别甄选出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重点展示寒武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时期的部分远古生物风貌。展出的每一片化石都是在极苛刻的条件中形成,具有独特且重要的历史价值。
展览由93号院博物馆之文团队专门策划,以展教融合为主线,致力于在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化石珍品的同时探究化石背后的古生物世界,激发科学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还将为家长和学生带来现场讲座,讲解多彩的古生物世界。家校社共同发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生物化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唤起同学们对化石和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本次展览更是运用了AI语音导览,通过科技手段更加有效的加强了学生及来宾的观展体验。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本次展览非常难得,能在自己校园的博物馆‘真趣园’中,如此近距离接触有着数亿年历史的远古生物化石,感受生命发展演变的神奇,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这让我们身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学生而感到无比的骄傲。通过此次《洪荒印记·古生物化石科普展》,我们能真正了解古生物化石,了解蓬勃的远古生命那些缤纷而多彩的独特魅力。”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表达了对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93号院博物馆聚力举办此展览的感谢。徐校长表示,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朝观暮览,沉浸思考,深入了解化石成因,探索生命奥秘,认识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学习热情,掌握科学研究的相关方法,了解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重要性。这对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体系有着非常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次科普展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有关远古生物的丰富知识,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也激发了他们对于多方面科学知识的探索欲。通过历史与科学的碰撞,让这次科普活动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未来,赵登禹学校仍会开展更多不同特色的科普活动,不断拓展学生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更多想象力与创造力,让青少年从每一次的活动中拥有更多的收获。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