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商店是一种新形态慈善运营实体,接收、整理和销售人们捐赠的闲置物品,优先满足残障人士、失业者、困境儿童等需要社会关怀群体的物资需求,然后售卖剩余的捐赠物资,并用售卖所得善款来帮助这些群体、兴办各类福利场所等。早在1899年,英国的伍尔夫汉普顿盲人基金会就发起了世界上第一家慈善商店。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观唐广场的众爱慈善商店是中国大陆首家线下慈善商店,周围社区的居民和国际友人经常到店捐赠和购买闲置物品。自2008年成立以来,众爱慈善商店在许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共同管理和运营下,搭建起越来越多的捐赠者和求助群体之间的桥梁。
众爱慈善商店,中国大陆地区首家线下慈善商店
始于爱
来自英国苏格兰的Leslie Simpson是众爱慈善商店的创始人。爱尔兰慈善家Christina Noble远赴越南帮助贫困儿童的慈善行动曾深深影响Leslie。后来由于丈夫工作的变动,Leslie全家在2004年搬到了北京,这也随之开启了她的公益慈善事业。
起初,Leslie去居住地附近的孤儿院做志愿者,她发现大多数捐赠的物品如家具、成人服饰等与儿童所需的物品并不匹配,因此志愿者们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不匹配的物资,找寻足够大的仓库储存。经过调研,Leslie发现其他的慈善组织也有相同的烦恼。于是她联合了其他7家孤儿院,把不匹配的物资整理起来进行义卖,用筹集到的善款为孤儿交医疗费、购买婴幼儿奶粉及其他儿童需要的物品,众爱慈善商店也就此应运而生。
2013年,创始人Leslie离开了北京回到家乡。然而众爱慈善商店的慈善事业却没有因之止步,而是进一步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如今,众爱已与全国超过80余家慈善组织建立联系,向身患疾病、家庭生活困难等各种需要帮扶的儿童提供物资援助和善款支持。与此同时,众爱于2015年还加入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并建立了众爱专项基金,在支付宝、腾讯等公益平台上拓展线上众筹,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儿童。目前累计助学项目已惠及4万多名儿童,助医惠及1100多名儿童。
众爱慈善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
交换爱
在众爱成立初期,商店面积只有100平方米左右。随着商店收到来自社区居民、企业、学校、使馆等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和组织的捐赠和支持,如今众爱的面积已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
商店采取先捐后卖的慈善运营模式。当收到其他慈善组织或个人需求的求助后,工作人员首先进行资格认证,审核通过后优先将物资捐赠给有需要的人群。其余的物资经过消毒整理、重新定价后分门别类地放到商店的货架上,以供消费者选购。通过售卖得到的善款在扣除必要的店铺运营成本后,再通过助医和助学项目资助困境儿童。
在商店里大到双人床、沙发、婴儿车,小到记号笔、儿童玩具、锅碗瓢盆,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潮流的古着服饰,新款的外贸纺织品等。琳琅满目的新旧物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选购。
不论是从消费、物品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来看,在慈善商店购物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消费者能够节省消费成本,物品得到了长期利用,资金也流向了需要帮助的群体。在社交媒体上常可看到网友分享这样的经历:以低价淘货的心态而来,而以善举助童的公益贡献满载而归。商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物品的采购地,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慈善事业。不少居民和国际友人背着大包闲置物品投递到商店门口粉色的大回收箱中,而后又在商店购置了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购买二手物品,也愿意把家里闲置的物品捐赠出来做公益,这跟环保理念也是非常契合的。”众爱公益平台总监卢文丽向本刊记者表示。
在物资处理的环节中,有不少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中有在附近上学的学生、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及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外国友人,年龄跨度从4岁到85岁,每年有3000余人次参与服务。一位已在众爱做志愿者两年多的高中生张月滢向本刊记者表示,自己在整理玩具时收获了十足的成就感,想到物品将售卖给有需要的人并能帮助更多小朋友时又增添了另一份动力。一位家长志愿者Abby Li表示,从一名在众爱消费的顾客到真正成为众爱的一员,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她很高兴能够真正地发挥自己所长,参与进来,想到可以帮助更多孩子未来的发展,她觉得自己的志愿者工作特别有意义,有一种满足感。一位法国籍志愿者Isabelle Justo,每周至少两次到众爱帮忙分拣书籍。每次她都是骑行一个小时左右过来。两个女儿放假时也会和她一起到店参与志愿服务。她认为在众爱既能够享受服务他人的过程,同时绿色出行的方式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在众爱,我们向那些想帮助别人的人提供了合适的岗位,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做公益不仅仅局限于捐钱,各个环节上的工作都是在贡献力量、参与慈善活动。”卢文丽说道。
一位小志愿者正在整理饰品。(图片由众爱慈善商店志愿者团队提供)
传递爱
除了商店的运营,众爱还积极开展线上及线下活动募集善款。仅在2019年,众爱主办和参与的活动就达到100多场,包括书市、跳蚤市场、音乐会、拍卖会、开放日、大型嘉年华等活动,收入均用于救助困境儿童。
众爱的公益行动得到了许多国际学校的支持和配合。每年众爱会在各国际学校进行巡回书市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附近居民的参与。在今年4月23日众爱与北京海嘉国际学校合作举办的海嘉书市中,商店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事先从仓库中挑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书籍,分类装箱搬运到学校布置的活动现场。更有自带闲置物品参加后备箱市集的爱心家庭,义卖毛绒熊玩具的小志愿者们。现场筹集到共计7万元的善款用于血液病患儿旭旭的救助。众爱在2020年4月20日还开通了线上商城,后来书店也很快上线,双语服务吸引了很多人的惠顾,包括很多外国友人。
受北京市疫情防控的影响,准备为众爱患儿筹集善款的北京市鼎石学校公益社团将线下音乐会改为了线上进行。然而这却并没有削减鼎石学校学生们的热情。他们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各显其能,剪辑视频,设计海报,制作双语手稿,经过一系列的细节讨论敲定后,最终13个动听的音乐作品圆满完成线上播出,筹集到36,572元的善款用于白血病患儿小倬的救助。
以商店为依托,众爱一直在多渠道尝试,希望汇聚众多爱心以帮助更多儿童的成长。目前,众爱正在筹备“益圈”项目,他们计划联合周边社区的力量打造一个慈善互助平台,让更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对接和分配,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儿童,传递更多的爱。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