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浙江:全面启动3到11岁人群免疫接种工作

2021-10-27 11:20:00 【关闭】 【打印】

  10月26日下午,浙江省举行第七十八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浙江省卫健委、浙江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据悉,10月25日浙江省新增确诊病例0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均为境外输入,其中俄罗斯输入10例,马来西亚2例,尼日利亚1例),已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25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6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46例),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25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0例(均为境外输入)。截至10月25日24时,浙江省已连续496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 

  浙江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应对疫情输入,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浙江省进一步完善“平急一体化”应急机制保持省、市、县三级常态化防控指挥组织和工作体系,人员相对稳定,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完善平急转换时提级指挥、扁平化管理,工作组、专班化运行的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提升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能力,推进多轮次、全覆盖、实战化的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现本土初筛阳性感染者后的24小时内指挥体系迅速转入应急状态,并按照《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处置指南》《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强化应急处置同时,加强国内重点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健康管理浙江省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涉疫人员数据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落地排查管控;近期有涉疫地区旅居史的来浙返浙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居住地社区(村)和所在单位报告,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对全域封闭管理地区、同时空伴随人员,参照实施“ 14+ 7”健康管理措施;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人员,实施“2+14”健康管理措施,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来浙返浙人员、要求旅客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离开的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参照实施“2+14”健康管理措施。此外,规范和加强疫情监测预警严格落实重点风险人群的定期核酸筛查,确保核酸检测频次和质量。切实抓好高风险岗位人员(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集中隔离场所、核酸采样和检测工作人员及口岸一线工作人员等)的健康监测强化口岸和集中隔离场所等防控各地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强化各环节风险排查,严守“外防输入”各个关口。严格落实航空、海港口岸疫情防控措施,强化人员和货物闭环管理强化隔离对象分类管理,加强对隔离场所保洁、安保等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和监督管理,严防交叉感染。落实解除隔离后“点对点”转运、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的操作规范。加强旅游出行和聚集性活动管理重点做好“赴外省”和“来我省”两类出行人员管理,加强对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的指导和监管,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出差审批和因私出行管理,暂缓组团/组织(或批准)赴有本土感染者的设区市旅游、疗休养和出行。省内旅游景区坚持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恢复“健康码”和行程卡联查,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一米线”、通风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严格控制公共场所接待规模,减少人员聚集。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哪里举办、哪里负责”原则,原则上不邀请14天内有本土阳性病例所在地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的人员参加会议活动,明确会议等聚集性活动的主体责任,会前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合理控制人数,落实防控举措。 

  据了解,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方面,截至10月25日24时,浙江省3岁以上人群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18亿剂次,572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8岁以上人群强化免疫接种工作稳步推进,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55.4万剂。近期,浙江省已全面启动3-11岁人群免疫接种工作,各地、各部门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统筹部署要求,压实属地责任、落实部门职能,条抓块统,统筹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和季节性流感等疫苗接种工作,认真摸底、组织动员,做到“人、苗”精准衔接,严格岗前技能培训和医疗救治保障,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确保接种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进一步扩大人群接种覆盖面,筑牢免疫屏障。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