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19时30分,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将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一场主题为“乐咏龙江”的民族交响音乐会,为1600多名乐迷送去独具民族特色的国乐盛筵。
这支由哈尔滨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师生组成的年轻乐团,将在系主任、著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的带领下,携手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演绎一系列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将用民族管弦乐大气恢宏、风格多样的音乐语言与载体来彰显中国民乐艺术尤其是黑龙江音乐文化厚重的历史和悠远的底蕴。整场音乐会既有《云南回忆》《渔樵农耕》《行者》《乱弹琴声》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又有《关东序曲》《乐春》这类基于北方音乐的经典名作,更有《独克宗》《北方音诗》这两部由青年艺术家应邀谱就的新作。
据了解,演出当晚,民乐团将率先奏响充满东北风情的民族管弦乐《关东序曲》,此曲源于东北民歌“月牙五更”,以唢呐为主呈现了作曲家对东北的热爱之情;《云南回忆》用中阮炫丽且深情的演奏展现了云南迷人的风情和令人超脱的音乐;《乐春》是一首竹笛与管弦乐队作品,采用东北秧歌曲调表现了北方劳动人民重大节日热烈、欢乐的气氛;《独克宗》是作曲家李博禅于2018年6月受姜克美主任之邀,为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改版而作,是一部为纪念云南香格里拉中甸地区的千年古城独克宗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唢呐协奏曲《渔樵农耕》是一首汉族传统音调作品,经过演奏家的演绎,一幅男耕女织、渔民撒网、牧童吹笛、安居乐业的劳动场景和画面将呈现在观众面前;《行者》将用古筝的琴音带领观众踏着千年古丝绸之路,追寻沙漠中消失了千年的绿洲古国;《乱弹琴声》通过板胡演奏技巧与“乱弹”神韵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梆子腔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和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民族管弦乐《北方音诗》受哈尔滨音乐学院民乐系委约创作,作曲家李博用多变的乐队语言刻画了东北人大气洒脱、敢爱敢恨的性格,以音诗的方式呈现当代的、年轻的东北人文,在继承东北音韵的腔调同时,展现了当代东北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整场音乐会,观众将欣赏到或喜庆欢快、或恢弘大气、或唯美婉约的音色、音质,在感受民族音乐的经典作品的同时,唤醒积淀在中华人民血液中独特的民族情怀。
哈尔滨音乐学院于2016年3月由教育部发文批准成立,是黑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之一,是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作为一所厚积薄发的新兴高校,学院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理论研究人才,突出“小而精”、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力争成为“音乐之都”哈尔滨的文化符号,成为中俄教育文化交流新的增长极。学院自成立以来,先后组建了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室内乐团、哈尔滨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学院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搭建艺术实践平台,通过选派师生赴中央电视台参加《我们正青春》《风华国乐》等节目,赴其它音乐院校交流演出以及出国访问演出,邀请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录制东北民歌专场、演出团体、知名音乐家走进哈音、举办国际音乐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专业水平。学院践行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事业职责,弘扬黑龙江音乐文化传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平均每年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部队等公益性慰问演出30余场,举办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哈音时间”专场室内音乐会、哈尔滨大剧院“音乐下午茶”室内音乐会、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厅“哈音周末”专场音乐会80余场。此次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室内乐团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将全面展示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两年来的教学成果,传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由哈尔滨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为主体组成,乐团以教育为先导,注重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他们以传承和发展东北音乐文化为己任,力图通过创作的多元化、演奏形式的多样化、音响声音的深度开发,全景展现新时代背景下东北音乐文化的新理念与生机。自2016年成立以来,乐团成员先后参加了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文艺演出、2017“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文艺晚会”、第十届北京国际室内乐节、中国第三十四届“哈尔滨之夏”系列音乐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并举办了多次专场演出。此次演出是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他们将通过高水准的表演,彰显自身扎根传统、多元并蓄的音乐追求,传递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