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因路而富:她成为家乡电商扶贫带头人

2018-03-05 12:31:00 【关闭】 【打印】

  牛庆花对路有特殊的感情。

  “千峦环其外,百流出其中,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是牛庆花的家乡—山东沂蒙老区蒙阴县曾经的写照。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不再守着聚宝盆受穷,一直是当地老百姓的渴望。

  盼路:公路修到了咱们家门口

  1983年出生的牛庆花是蒙阴县野店镇北晏子村人。1993年以前,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土路是当时北晏子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途径。山路蜿蜒崎岖,长度无法精算,至今,牛庆花也只能含糊地用“好远”来描述从村里到县城的距离,“那时骑自行车都要好几个小时”。

  1991年,沂蒙公路蒙阴段动工,70公里的公路途经5个乡镇,53个行政村,这条在群山间开辟出的通衢大道彻底打通了村里到县城的通道。那时,牛庆花才开始对距离有了直观的概念,“从村里到县城大约20多公里”。

  之后,蒙阴县步入了交通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借助“村村通硬化路”的契机,蒙阴大力实施村道硬化,形成了以县道为依托,以村道通连乡镇、村的路网结构。

  当时,妈妈欣喜地给在青岛打工的牛庆花打电话,“路修到咱家门口啦!”这让牛庆花觉得,村里离城里的差距似乎又小了些。

  2006年牛庆花结婚,年底决定不再外出打工。

  丈夫张立功不愿留在农村,一心想去城里发展,可牛庆花不愿意,“我的根在农村,在农村心里踏实,何况咱没文化没技术,想在城里闯出一番天地太难了。”

  2008年丈夫外出打工,牛庆花独自留在家中,白天经营果园,晚上清洁猪舍,还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疲惫不堪时她也暗自落泪,“怎样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她想不到出路。

  出路:家乡的农产品卖到了全国

  时间一晃到了2014年。这些年,路况一直在改善,可村与路、路与路之间还存在断档。

  “山路十八弯,不好运下山。”蒙阴是果品大县,全县果园面积110多万亩,其中蜜桃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县级首位,可是农产品运输难的瓶颈一直无法彻底突破,这让群众对路的渴望更加强烈。

牛庆花在果园采摘苹果 图/公茂栋

  从牛庆花父母家到山上的地里还有两公里土路,父母年迈,常让牛庆花帮忙运化肥、送种子。2014年的一天,牛庆花帮父母从山上往山下运毛栗子。为了少跑几趟,一辆三轮摩托车被满满当当塞了近20袋毛栗子。牛庆花提心吊胆地骑着车,歪歪扭扭往山下走。忽然,一块石头撬了车轮,她连人带车翻倒在地,左腿被压在了车下,她不想让父母看见,自己又拔不出来,直到上山干活的村民和父母赶来才把她扶起。看到裤子破了,腿也青了,牛庆花既委屈又懊恼,“这路啥时候能修好?”

  其实,2013年,蒙阴县已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迎来了继“村村通”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村公路建设。

  很快,2015年夏天,一条水泥路就从山下的主路一直修到了山顶,通到了田间地头。村民们再也不怕果子运下山时会因颠簸而坏掉。牛庆花也放了心,“再也不用担心一个坑、一块石头就把我给掀翻了。”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的提升改造,当地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不断完善,带动了农村物流和电商的繁荣,也串联起牛庆花和外面的世界。

  2015年,在县里开办的电商培训班里,牛庆花首次“触电”。之后,在临沂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她第一次听说了“互联网+农业”,系统学习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一系列新词汇、新做法,让人耳目一新,“老师说我们这儿的特产能卖到全国各地,那会儿大家都不相信,跟听天书一样。”

  同年年底,牛庆花的网店“孟良崮果园”开了起来。

  “当时理想很小,就是把自家的苹果给卖出去”,没想到不到半年,自家产的近1万斤苹果就全部卖出,她还帮邻居卖了几万斤。

  尝到了甜头的牛庆花,更加用心经营起了网店。

  2016年,牛庆花的网店开始卖蒙阴蜜桃。

  秉持“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的牛庆花,每次收购都到桃园里亲口品尝、亲手挑拣每个果子,还带着仪器测含糖量,符合要求了才收购。逐渐摸清了市场需求的她告诉农户,要注重果子质量而非数量,不要施激素化肥、有毒农药,要以优质取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

  做了电商,牛庆花更加意识到路的重要性。“物流快慢、果子有没有磕碰决定了用户体验,没有好路,这些都做不到”。

  近年来,临沂市规划建设了特色产业路380多公里,彻底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问题,实现了“山里山外一路牵”。聊起这些变化,牛庆花很兴奋:“如今的公路通村庄,还通田间、到果园,小货车能直接开到地头!”

  如今,她网店的农副产品已能发送至全国各地。旺季每天可出货四五千件,淡季每天也可出货三四百件,仅蜜桃2016年就售出200吨,2017年售出三四百吨。

  早上三四点去果园采摘,当天包装,中午发货,40分钟到县城,运量大时,直接送到市里也只需两个多小时,桃子次日就能摆上北京、江浙沪客户的餐桌,发往广东等远途的桃子也能实现隔日达。

  发货量增大,对路的要求更高了。

  2016年7月,牛庆花建好了一座集办公、分级、包装、发货功能为一体的大棚。从路上到大棚的几百米路也被垫平,现在6。8米长的大货车能直接开到棚外装卸货,小货车能直接开进棚里,“方便太多了!太过瘾了!”牛庆花高兴地说。

  财路:精准脱贫致富路

  农村公路把农民增收的路子铺到了家门口,牛庆花也决心带着乡亲们一起走上“脱贫致富路”。

  销售旺季时,她请村民们来帮忙做打包、分级等工作,用工多时有三四十人,其中90%为女性,大多为无业的家庭妇女。2016年,她主动提出帮村里的贫困户销售花生苹果等农产品。同年8月,在扶贫干部的支持下,她与村里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扶贫协议,从此结下了16户“穷亲戚”。

牛庆花(右二)和工人在挑选苹果  图/鞠春娟

  牛庆花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把利润给大家多分一点,自己少赚点,钱嘛,以后再赚。”她向贫困户及其子女提供分级、包装等就业岗位,优先以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桃子比外地客商的收购价每斤高出5角到1元,苹果每斤高出3角到5角,仅收购果品一年就能让每户增收3000到5000元。逢年过节,和家人一起到这16个贫困户家中“走亲戚”,挨家挨户为他们送去大米、白面、现金等慰问品,陪他们聊聊天,也成了她最开心的事。

  2016年,当初与牛庆花签约的16户贫困户中12户脱贫,去年其余几户全部脱贫。

  在牛庆花看来,这只是她参与精准扶贫的起点,“以后我还会继续帮扶他们,做好精准扶贫、帮助父老乡亲们稳定脱贫,并且脱贫后不再返贫,这是我的目标和梦想。”她的初心朴实又简单:“家乡的土地把我养大,家乡的特产让我致富,我要加倍回馈家乡的父老乡亲。”而在乡亲们眼中,她还是那个能干又贴心的“牛家大闺女”。

  说自己以前“格局太小”的牛庆花,现在除了运营网店还常赴各地参与培训、进行业务交流,眼界打开了,“朋友圈”也更大了。

  很多人上门向她学习电商经验,她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还义务给大家做电子商务培训。在她的带动下,当地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电商中来,不少妇女也开始自主创业。

  因为经营网店,她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朋友,老顾客有些成了她的挚友,有些成了她的合作伙伴,有些主动为她创业出谋划策。网店还请了大学生负责运营,用牛庆花的话说,“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2016年,看到农村电商发展的前景,以前不愿“围着土地转”的丈夫也结束了8年的在外打工生涯,回乡和牛庆花一起创业。对此,牛庆花很开心,“全家人在一起,幸福指数又上升啦”。

  从舟车不通到物流天下,牛庆花见证了当地特色产业因路而起,因路而兴,自己也实实在在受了益,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的山村妇女到电商带头人的华丽转身。

  在最近发的一条朋友圈中,她写道:“有人说我运气好,是的,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最大的运气是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是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了我!”

  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进行了全面布局,这让她倍感振奋:“我们农村又将迎来一个新时代,我要更加努力,让家乡更美农民更富!”

  如今的沂蒙革命老区,物流、电商快速发展,精准帮扶政策不断深入实施,以往闭塞的乡村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农民的致富路子也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在刚刚结束的临沂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牛庆花作为临沂市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议也与路有关:进一步扩大农村公路计划批复规模、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补助标准、适当增加农村公路用地指标……

  “路修好了,我们就有了出路,有了财路。”她说。

 

  张园园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