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岱,1918年生于山东烟台栖霞县,幼年随父到天津,在南开学校读中学。1935年,他瞒着父母,放弃学业,辗转来到山西太原考入了北方军校,决心以武报国。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他与300多名血气方刚的学员一起向校长申请提前毕业,同赴战场抗日。
沧州前线负伤
1937年8月,李宗岱到第三军团总司令庞炳勋部第四十军第三十九师第一一五旅补充团任排长,从石家庄下火车后,即徒步向沧县开进。
9月18日,第二十九军的防线被突破,日军继续沿津浦路南进。21日,庞炳勋率第四十军(庞自兼军长)、第四十九军(军长刘多荃)在沧县城北10公里的姚官屯一线对日军矶谷第十师团进行阻击。战况空前惨烈,坚守5日,杀伤大量日军,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庞炳勋部也死伤惨重,有一个团激战后只剩下300多名士兵,营以下军官也伤亡很大。
李宗岱回忆说:“鬼子的装备好,又是坦克,又是装甲车,又是飞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相比之下,我们处于绝对劣势。鬼子的飞机来轰炸前会由他们的情报人员先放出气球,气球上系着小旗,然后他们就照着气球指示的区位投弹。炸弹劈头盖脑的向我们倾泻,炸得到处浓烟滚滚一片焦土,我身边的战友转眼间就被炸得血肉横飞。”
一颗炸弹在李宗岱身边炸响了,一块弹片穿过军裤击伤了他的大腿,像被刀砍了一下,低头一看,鲜血已从腿上流出来。李宗岱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了救治,经包扎治疗后即带伤重返部队。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曾令驻守山东的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派兵驰援,但韩违抗军令,为保存实力,未派一兵一卒。加之大雨连绵,工事被淹,致使庞炳勋部不得不撤出战斗,转进至徐州以西的砀山县。9月25日,沧州失守。日军于10月5日攻占德州,我守军第十二军第八十一师第四八五团英勇抵抗,几全部殉国。日军11月12日攻陷惠民,13日攻占济阳,韩复榘部逐次退到黄河南岸阵地,炸毁了黄河铁桥。
血战葛沟立殊功战场升任连长
1937年10月,庞炳勋部从砀山调往东海、连云港,归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人员和武器均进行了整补,担负海防任务。1938年2月中旬,日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坂垣第五师团坂本支队及伪军刘桂堂部约两万人,自胶济线南犯诸城、沂水、莒县,直扑临沂。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电令第三军团庞炳勋部,火速赶到临沂坚守,阻止日军坂垣师团南下。3月10日,坂垣师团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支援下,向临沂猛烈扑来,庞炳勋部的阵地一片火海。广大爱国官兵不怕流血牺牲,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冲锋,顽强地坚守阵地,顶住了坂垣师团的进攻。为保住临沂,庞炳勋连电告急。第五战区急电令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火速增援临沂。
李宗岱此时是第五战区庞炳勋军团属下第一一五旅补充团(团长李振清)第二连的一个排长,镇守在临沂县葛沟一带。当庞炳勋的第三军团打到最后时,李振清的补充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与日军的几次肉搏之后,收复了丢失的阵地,并在战后被提拔为一一五旅少将旅长。
在打退敌人的6次进攻后,李宗岱在连长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去夜袭敌营。他举刀高喊:“弟兄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不怕死的跟我来!”一下就有50多个战士站出来要求参加,他从中精选了20个武术较强的,每人手提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腰挂五颗手榴弹,一律不带枪支。暮色降临后,李宗岱即带着20名勇士直扑敌营。路遇敌人组织的一个小分队想乘夜色出来偷袭。李宗岱赶紧用暗号通知大家隐蔽,然后悄悄从侧面向敌人靠近,他看准了敌人,挥起大刀猛劈下去,还顺手就把敌人的一挺歪把子机枪给抓了过来。这时敢死队员们一涌而上,像猛虎下山一样大喊着“杀”向鬼子扑去。敌人猝不及防,惊恐失措,丢盔卸甲而去。
3月12日凌晨开始,恼羞成怒的日寇向二连阵地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进攻,重炮轰击,飞机狂炸,爆炸声震得地动山摇,村里的房屋全部摧毁,很多战士阵亡,连长也身负重伤。李振清团长电话命令李宗岱在战场上升任二连连长,继续和鬼子作殊死的搏杀。在打退敌人第9次进攻后,李宗岱抓起电话向团长请求增援,谁知团长却命令他继续死守到晚上。正在这时,敌人已经摧毁了阵地的西北角,像潮水般地涌进村来。李宗岱急了,他左手拔出手枪,右手提起大刀跃出掩体大叫:“弟兄们,统统跟我上!”在他带领下,通信员、炊事员、卫生员都举起了大刀,他们利用墙边屋角与敌人拼杀。下午3点,敌人的第10次进攻终于被打退了,这时二连只剩下了29个幸存者。傍晚,张自忠将军率领的五十九军赶到增援,在友军的协同作战下,李宗岱指挥的二连终于胜利完成了阻击日军的任务。
在临沂保卫战中,第四十军、第五十九军密切协同,全体将士并肩浴血战斗,创造出打死打伤日伪军6000余人的光辉战绩,挫败了日军由津浦路和临沂两路夹击台儿庄的企图,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派员到临沂前线慰问犒赏,特别对李宗岱任连长的第二连扼守葛沟战斗功绩给予嘉奖。
1984年11月16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在重庆政协召开抗战座谈会。李宗岱(三排左一)柳荣和摄
大许家庄作战打穿右眼仍要求上前线
台儿庄大战胜利结束后,我各路大军陆续西撤。庞炳勋部于4月25日奉令南下进击郯城方面日军侧背,掩护第五十九军向徐州方向撤退,而后前往沛县整补待命。4月30日,李宗岱连为尖兵连,渡过沂河,沿火车站向大许家庄方向前进。大许家庄位于通往台儿庄的铁路旁边的要道上,被日军抢先占领。李宗岱连奉命夺取大许家庄,铲除这个障碍。李宗岱身先士卒率领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搭成人梯扑向村寨围墙。就在他登上围墙侧过身去掏腰后的手榴弹的瞬间,一颗枪弹朝他飞来,从他面部贯穿,右眼射进右耳垂下穿出。他眼前一黑,从跌下地来。他中弹昏迷后,战友将他救了出来,被送到徐州并转武汉等地的后方医院去救治。李宗岱生命保住了,可是右眼却永远的失去了,右耳也被子弹削去了一部分,与左耳不能对称了。李宗岱连的战士奋勇拼杀,最终夺取了村寨,打通了道路。当李宗岱在医院得知那股鬼子已经被消灭,说:“要是我不侧过身子掏手榴弹,就没命了”。
离开武汉后,李宗岱辗转来到了重庆。在重庆江津后方医院,李宗岱经过较长时间的调养,渐渐恢复了健康,由于他已经失去了一只眼睛,不能再上战场了,
按照国家对残废军人的有关规定,国民政府于1939年7月一次性的发给了他从21岁到70岁的全部抚恤金,按时价共计约合黄金800两。李宗岱在收到这笔巨款的当天,就想到自己虽然失去了右眼,但左眼还可以瞄准打枪杀敌人。他说,国难当头,应该把这笔钱用到抗战上去,我连生命都可以牺牲,还有什么不能献给祖国的!于是将所得抚恤金全部捐献给了全国抗日救亡总会。
次日重庆的多家报纸都报道了这一的消息,读者都为李宗岱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并纷纷赞扬其爱国精神。紧接着,李宗岱向军政部递交了申请报告,要求重上战场。
1939年7 月22日《重庆各报联合版》(1939年5月3日、5月4日重庆遭到日军大轰炸后,由《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扫荡报》、《时事新报》、《国民公报》、《新蜀报》、《新民报》、《商务日报》、《西南日报》等10家大报联合出版的报纸。到8月2日各报复刊止)引用他说的话:“现右目失明右耳听觉不灵,面之右部仍失知觉,惟念国难当头,岂可久居医院,既为军人即当为国效命。倭寇未灭,未敢忍痛偷生,伤员虽右目失明列为二等残废,尚有左目可用,并有强健之手足,仍能冲锋陷阵。设不成功,亦当成仁!”
7月24日,《重庆各报联合版》刊登中央社新闻稿,“军民楷模壮士李宗岱忠勇为国重返前线”,“军政部第□□□后方医院伤员李宗岱,近以伤愈,呈请归队,重赴前线杀敌,并愿将应得恤金,悉数捐献国家。查该伤员右目失明,而有如此忠勇大义,实堪为伤兵之楷模云。”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破例地批准了李宗岱的报告,李宗岱马上收拾行装准备赶赴湖北战场。蒋介石听说了李宗岱捐献全部抚恤金又要求重上战场的事迹也非常感动,传令军政部通报嘉奖,并接见了他。蒋介石称赞他的壮举,勉励他努力杀敌,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由于李宗岱的将钱款悉数捐给了全国抗日救亡总会,连上前线的路费都没有了,蒋介石当场责成有关部门赠送300块大洋给李宗岱做路费。
因战功卓著,李宗岱还荣获“华胄荣誉奖章”、“干诚奖章”和“陆海空甲种奖章”等殊荣。其感人事迹被国立编辑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编入士兵读物,以“忠勇将士李宗岱”为名的歌谣广为传诵。
重庆各报联合版
大别山第三次负伤
李宗岱第三次上前线的事迹,1939年10月12日《新民报》第一版曾以“独目虎将,三上前线”为题进行了报道。李宗岱被安排到第九十二军李仙洲部任营长,参加了鄂北随枣、豫南、豫西等战役,在战场上,他练就了用左眼瞄准的本领。1942年冬在补充第三团副团长任内,参加了大别山战役。
1942年的12月,第九十二军副军长兼江汉师管区司令侯镜如率李宗岱等官兵,到师管区属地去接收新兵。当走到鄂东罗田县的滕家堡附近,遭到了日军伏击。李宗岱吩咐随行人员掩护侯镜如长官撤退,他带着一些士兵与日军交战。正当李宗岱率部殊死阻击之时,敌人的枪弹打穿李宗岱的右膝盖。他不顾伤痛,边打边撤。在撤到安全地带,才得以简单包扎,后被送到军部野战医院。这是他第三次负伤。
1943年春伤愈后任第十五军暂编第三十师团长。1944年保送到成都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受训。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1948年,李宗岱借口身体伤残离开了部队,到重庆靠做小生意谋生。建国后到商业系统工作。1978年7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候镜如将军为李宗岱亲笔写了负伤证明:“1942年冬日寇扫荡大别山的时候李宗岱负伤是事实,这时我兼任江汉师管区司令,李宗岱在补充第三团任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特此证明。”
1984年秋,我受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和办公室委派到重庆召集原国民党将领座谈抗日战史,见到了李宗岱。当时他在重庆南岸区干菜果品公司上新街商店当采购兼营业员,曾受到文革的冲击,我提出要向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统战部反映,给他落实政策,给予适当的安排。后在中央和重庆市有关部门的关注下,于1986年李宗岱被安排到重庆市政府参事室任参事。他对此深受感动。自此以后,我与他有了较多的交往。他写的抗战回忆文章曾收入全国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的抗战亲历记丛书中。
2011年李宗岱因病去世。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当即赋诗表示悼念:“英勇抗战三负伤,独目请缨真虎将。恤金捐国驱日寇,光耀千秋美名扬。”
党德信,曾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