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拓展“智能+”,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等。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2019年,人工智能将进入从典型应用试点到可以大规模推广的阶段。”
事实上,科大讯飞在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的同时,探索人工智能在助力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机器当医生就是人工智能赋能的典型例子。”刘庆峰解释说。
具备全科医生能力的“智医助理”
2017年,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智医助理”机器人参加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评测,在总分600的评测中,以456分相当于人类参加该项评测前4名的成绩顺利通过,这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全科医生的潜质。
2018年3月,科大讯飞“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上岗,为社区医生贺奇和他的同事们提供鉴别诊断。
在医生问询患者的同时,“智医助理”就能在后台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时提供病情预判和诊疗建议,供医生选择。“它十分方便,我们门诊一天60个病人,如果1个病人节约1分钟,就能节约60分钟。提高我们基层医生的接诊效率。”贺奇对“智医助理”的辅助效果表示了肯定。
在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方面,根据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SAIL)的研究,现在医学影像中人工智能的错误率还有7%,而医生的错误率则是3%-4%。但当医生和人工智能协作之后,错误率就能控制在1%以内。
2018年,具备全科医生能力的“智医助理”已经在安徽四县一区推广使用,能够辅助医生看近1000种疾病,每日辅助诊疗次数超过12000次,有效降低了医生误诊率,缓解了这些地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压力。目前,讯飞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全国上百家三甲医院、近20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地应用,累计服务超过300万人次。2019年将会推广到更多地市,让健康中国不再遥远。
“谈人工智能应用,一定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说话,要用统计数据说话。”刘庆峰强调。
无论是在一线医疗中解决分级诊疗,提升一线的村医和乡镇医院的水平等,都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数据来证明人工智能的价值。“未来,在中国任何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乡村医院,医生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做非常好的助手,我们希望不仅帮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同时也要让老百姓把病看好。”刘庆峰坚定地说。
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而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推出个性化学习手册,通过对课堂场景、考试场景下的大数据采集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作业,对未掌握好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更高效,也推动老师因材施教。目前,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系列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广泛应用,讯飞教育服务15000余所学校,2500万师生。
在社会公益领域,科大讯飞也在持续发力,其“A.I公益”项目的目标是“让盲人朋友通过语音合成可以听见文字,让聋人朋友通过语音识别可以看得见声音。”刘庆峰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促进阳光社会的发展。
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技术,科大讯飞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提供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交互能力的讯飞开放平台,并持续升级优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的源泉。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人工智能的公共平台和基础研发,围绕科大讯飞生态体系,凝聚更多人一起去创造更大的梦想。通过讯飞平台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刘庆峰说。
截至2019年2月28日,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量 94 万,总应用数 60万,累计终端用户数22.8亿,日均总服务量47亿次,AI大学学员总量 26万;以科大讯飞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 “未来,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无处不在。”刘庆峰充满激情地说。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