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赵皖平说,安徽举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他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持续关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议题,并将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相关议案。
赵皖平指出,通过对脱贫攻坚工作走访调研看,目前,脱贫攻坚及构建防范返贫长效机制方面存在老弱病残贫困户比例高,界定需要更加精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过度依赖财政和集体经济等问题。
为构建防范返贫长效机制,保障脱贫攻坚成果,赵皖平建议,要强化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加大村集体经济监管,使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村集体经济的强大也是防范返贫的有力支撑,随着村集体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要及时跟进,确保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针对老弱病残贫困户占比高的现象,赵皖平建议加快构建农村综合保障体系,实现稳定脱贫。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和城里的人一样享受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实现绝大部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在加强扶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各级政府对乡村振兴做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开局。赵皖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一些重要难点问题必须下大力气破解,例如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深层矛盾依然突出。由于资源要素配置矛盾更趋极化,乡村空心化程度仍然在加深;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然偏低,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仍明显不足;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进城农民市民化社会流动保障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针对这样的现象,赵皖平建议,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人口流动、社会建设和文化治理的深度融合,促进县域振兴。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土地管理、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长期有效的财政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对农村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