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李连成在分组讨论中发言。董宁摄影
一口朴实的河南话,满脸中国农民特有的腼腆笑容,讲的却全是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大”事儿,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给人的印象。
今年67岁的李连成已经在村支书的位子上干了27年。“啥叫乡村振兴?就是城市有啥俺有啥。城市有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楼房,有好学校、大医院、能就业,啥时候农村也有了这些,这就实现了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村支部书记,李连成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如此朴实。
席地而坐接受《今日中国》记者采访的李连成。董宁摄影
从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连成说,这是国家根据发展需要作出的决策。作为农村走出来的人大代表,他最关心的还是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能在乡村扎实推进。而西辛庄村二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从贫穷到小康
西辛庄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南45里处。早年,这里是一个偏僻小村,村里人靠熬盐为生。
1991年,40岁的李连成因为率先致富被推选为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党员群众看中的是他的勤劳能干、头脑活泛,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中他“懂经营”。“1983年,中原大油田进行开发,当时看到国家对内对外搞活经济的大好形势。”李连成说,他当时一个人建起三个蔬菜大棚,开给技术员的工资是每年1万元,算是那个年代的“天价工资”,因为那时“一个镇、一个村能出个万元户是不得了的事儿”。
西辛庄全村172户、700多口人,1991年时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元,吃饭、上学、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困难摆在了李连成面前。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成了他的奋斗目标。
李连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伙儿发展规模化大棚种植。“干别的,缺资金少经验,俺搞大棚蔬菜赚了钱,群众都看在了眼里,大家也有积极性。”在李连成的带领下,西辛庄村第一年就建起40个大棚,仅此一项当年人均收入就增加了600元。
但到了1994年的时候,李连成说,全市都在推广大棚蔬菜种植,他们的利润“被拉低了”。跟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一个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一个是村民自治组织)商议的结果是,“赶紧转型”。
李连成说到的转型就是创办一家生产再生纸的企业。但转型创业的路并不好走。“让大家集资入股,很多人都犹豫迟疑。”李连成说,自己被质疑的原因是“大字不识一个,小学都没毕业”,大家认为他种大棚菜还行,但搞企业“脑瓜不灵”。最后,只有包括李连成在内的13户村民出资27万元入股,其中还包括他自掏腰包补齐的6万元,并跟村民一再承诺“赚了钱大家分红,亏损了自己担”。结果是,仅仅在试生产的第一年,参股的每户就净得红利12.7万元。到1996年,这家村办企业年利润达到了200万元。观望的乡亲们开始纷纷要求出资入股。这下李连成遇到了难题——除他之外的12个股东一致不同意。
李连成(左四)与村民共谈新村蓝图
李连成是村党支部书记,当初他的想法就是带领群众致富,现在群众自发要求入股,不管多难他都要想办法满足。那一段难熬的日子,他不分白天黑夜,一户一户地到股东家里做工作,最终在1997年的时候,13个股东的近200万固定资产作价68万交付给村集体,全村“一户不落”出钱参股,股份由几十万一下子变成了几百万。
“家家是股东、户户有工人。”李连成的干劲更足了,他带领乡亲们北上天津、辽宁,南下上海、江苏参观考察、招商引资……做节能灯、装饰灯、车灯、荧光灯、圣诞灯,企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后来产品远销周边省份及欧美等八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豫北最大的电光源产业集群。
“到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当初搞投资入股,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股份合作制。”靠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招商引资,李连成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91年的600元增至到2017年的3万元。
西辛庄村的新时代文化广场
目前,李连成所在的村子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入驻企业16家,其中台资企业有4家,年产值达到了10亿元,利税近亿元。除了安置本村村民就业外,西辛庄村还为周边村群众解决了1万多个工作岗位,并积极鼓励他们到村办企业入股,每年分给外村人员的红利达几百万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通过发展一系列产业,可以说西辛庄村已经达到了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的标准。”李连成说。
人才是关键
“乡村振兴要有好的带头人,过去大家常说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李连成说,要想成为群众信服的带头人,首先自身要廉洁、带头吃亏、带头干事,打铁还需自身硬。“1991年全村发展大棚蔬菜,有两户贫困户没有钱,建不起来,我从我现有的3个棚中拿出两个送给他们;村民建房都不愿意要的臭水坑,俺自己在上面盖起了房子。”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打下了群众对李连成的信任基础,这也成为西辛庄村日后发展经济最有力的群众基础保障。
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落户西辛庄村
为更好地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在李连成积极的奔走下,2016年5月21日,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在西辛庄村揭牌成立。学院以村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员干部为培训主体,以全面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为目的,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干得好、留得住、后继有人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去年一年就培训了19个省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说,“村支书的素质都上去了,党员干部的方方面面的能力都增强了,全面乡村振兴的路还会远吗?”
“乡村振兴的关键还是人才,农村如何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这才是最重要的。”李连成说,没有人才,农村的发展就成为了空谈。西辛庄村正是看重人才对乡村发展的作用,尽可能地为返乡人才创造发展机会,才使得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纷纷回村创业。“要让专业技术人才回归农村,要让‘懂农业,爱农村’的人回来,关键在人。”李连成说,“人在城里能拿5000块,我们村办企业也给开5000块,尽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他们安心发展。”
乡村振兴提高全面小康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讨论时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在学习了总书记的这段话后,俺最想说的是中国农民的‘八个梦想’,这‘八个梦想’实现了,中国的乡村振兴也就实现了,农民也就全面小康了。”李连成说,这八个梦想就是已经实现的温饱梦、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校就近上学、让农民看病不再难、农民就地城镇化、让农民有文化活动场所、农村有一个好的环境、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中国的领土寸土不让。
西辛庄村的村民雅居
如何实现这八个梦想,李连成也一一给出了建议,比如国家拿出政策,给种粮大户购买大型农具、农资以更多支持;高等院校学生、城市教师到农村授课,给农村学校一定扶持等。
“农民的梦想就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梦想,中国乡村振兴的梦想就是农民的梦想。”李连成说,西辛庄村这些年来实现的就是这个梦想:这些年,村里先后投资9000万元盖起了高标准的“民生医院”,所有的医疗设备在整个濮阳市来说都是最先进的,做到了群众看病不出村;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全市一流的花园式小学和全镇第一家敬老院,孩子上学、老人供养不收钱;在西辛庄村,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用电、用气也都是免费的。
西辛庄村的道路交通
西辛庄村小学里孩子们的笑脸
今天的西辛庄村,有着宽敞的马路,整齐的居民住宅楼,繁华的商业街,齐全的饭店、宾馆、超市,美丽的绿化带。“像个城市似的。”李连成说。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