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雷艳
“今年央视春晚其中的一个分会场就落户在了世界最大的侗寨——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当晚,老百姓在现场打出了‘厉害了新时代,幸福了老百姓’的横幅,整个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和满满的获得感。在短短7分钟直播的时间里,土生土长的老百姓通过本色表演,让全国观众看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彩,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自信。”在贵州代表团驻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雷艳说。
雷艳是贵州省歌舞剧院一名普通演员,曾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能够再次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雷艳是一位少数民族代表,近些年来一直关注贵州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雷艳和绣娘在一起
“从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始,我一直围绕古村落保护、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雷艳说近五年,她一边通过建议、议案进行呼吁,一边身体力行进入民族社区,参与文化的细节建设和爱护实践,在贵州的施秉、黄平以及三都等地,与青年志愿者们开展了多个文化公益项目。
贵州,作为民族聚居大省,勤劳朴实的贵州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尤其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沉淀了大量的民族民居文化,民族村落和古村落就有5000多个。“这些古村落里,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说不完的故事。”要对这些古村落文化进行系统地整理、挖掘、保护,雷艳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的参与。
在文化和生态旅游快速发展进程中,古村落文化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这些古村落文化,正在生态和旅游时代产生巨大的价值,尤其是依托古村落传承下来的各种手工、歌舞、饮食、建筑各种文化,正在城乡交往和互动中加以创新、并进入城市,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巨大力量。”雷艳说古村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雷艳通过众筹的方式为家乡黔东南州施秉县屯上重建了千年岜梭芦笙场,圆了乡亲们多年来的夙愿。“今年,我们开始了古村落保护故事的升级版,通过古村落振兴计划,继续履行人民代表的责任和使命。” 目前,雷艳和她的公益团队通过芦笙场建设、蝴蝶妈妈脱贫计划等平台,推动乡村公益项目向纵深发展。
3月8日贵州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雷艳向中外记者展示绣片。
在3月8日贵州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雷艳向中外记者展示了三件实物,有苗族刺绣的发箍,有手工刺绣和银饰结合的文创产品,最令现场震撼的是一幅绣满民族同胞生活状态的双面绣绣片,雷艳说这是她身后三千贵州绣娘对于乡村振兴最美好的祝愿。
十三届人大代表雷艳
“我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少数民族代表,生在苗寨、长在苗寨,对贵州的民族文化、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讲,现在农村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正在凸显,要充分保护和挖掘。希望国家加大对贵州等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把传统文化作为区域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驱动力。”雷艳说。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