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朱子文化”成两岸交流重要纽带

2013-08-22 11:40:31 【关闭】 【打印】

日前,两岸联手主办的第六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启动,海峡两岸10所大学100名师生以及20名专家学者到闽北游学,重走“朱子之路”。

凝聚合力,依托闽北丰富遗存,抱团打造朱子文化已成共识。朱子文化正行走在复兴之路上。

 《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题材的启蒙读物,仅522字就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前不久,在武夷山举行的第五届海峡论坛·两岸(武夷山)朱子文化交流活动,使得“朱子文化”再次得到热议。

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认为,朱子文化是两岸同胞和全世界朱子后裔的重要文化传承和精神财富。近年来,在两岸众多热心人士和朱子后裔的推动下,朱子文化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举行两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动,目的是进一步传承朱子文化,推动两岸交流,打造两岸同胞亲情相聚、友谊传递的平台。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朱子文化发源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武夷山,我们有责任进一步挖掘朱子文化内涵,以交流、发展、和谐为目标,与世界朱子后裔一道共同传承和弘扬朱子文化,打响朱子文化品牌。

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台湾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朱茂男表示,朱子文化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通过海峡两岸的经验交流,合力发展,引领海峡两岸进入新时代。

台湾新竹县议会议员卢东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愿做两岸朱子文化交流的使者,希望通过朱子文化的交流,使两岸友谊长存。”

2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卢东文在越南河内附近发现了一座朱子庙,这让他十分震撼——即便是在国外仍有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流传,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从那以后,他就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习朱子文化。

当今,朱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何才能走得更加深远?如何让普通百姓接受看似遥不可及的朱子文化?卢东文认为,传承不等于照着书籍按部就班,而是要将朱子文化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言行当中,从儿童抓起,以言行为表率,朱子文化传承之路才能越走越好。

除了担任新竹县议会议员外,卢东文还有另一个身份——新竹县国际动漫多媒体创意发展协会理事长。在担任理事长期间,卢东文曾向多名知名动漫家介绍朱子理学及朱子事迹,希望借此让动漫家发现灵感,早日创作出与朱子文化有关的动漫产品。“我所做的这些,就是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朱子文化,了解朱子文化。”卢东文说。

武夷山列为世界双世遗已十几年,可朱子文化品牌依旧深藏闺中。

“每年专为朱子文化而来武夷山的,只有几百人,这还包括不少相关学术会议请来的客人。” 福建省武夷山旅行社老总朱日忠颇感无奈,目前朱子文化旅游线路只有极少的旅行社开设,而且基本没有客源。“游客只听说来武夷山必游天游、坐竹排,谁会认为不参观朱子文化景观会遗憾呢?”

201210月,建阳考亭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签订了合同,项目拟投资超过10亿元。今年3月,南平市政协召集课题组提出了《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方案》。方案将朱子文化的文化内核、历史地位、当代价值以及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的重点条分缕析。

作为研究学者,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的秘书长张品端建议要将朱子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打造,建设大型的朱子文化博物园,作为朱子文化研究和展示的基地;举办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文化节等,把武夷山建成世界朱子文化的中心;以歌咏、文化讲坛、专题片纪录片等方式,扩大朱子文化的影响力。

朱日忠强调可视性文化景观的打造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如重点遗迹的保护修复;以朱子文化遗迹为主的“朝祭观光之旅”;根据朱熹一生的踪迹,策划朱子文化“寻踪游”等等。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