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即2008年6月1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启了新的一页。从此,一批批大陆居民踏上了想往已久的梦中宝岛——台湾,观阿里山,游日月潭,逛夜市,品美景。5年间,大陆游客成为两岸大交流的参与者,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见证者,成为台湾旅游业发展的贡献者。
开创两岸旅游往来新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逐步从对峙、对抗、老死不相往来走向缓和、和解与密切的相互往来。尤其是大陆一直积极鼓励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旅游、投资经商、求学就业,促进了台湾同胞到大陆观光旅游与探亲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多,屡创新高,2011年突破500万人次。然而,多年来,受台湾当局政策管制,大陆居民却无缘到台旅游,形成极不正常的、单向的两岸旅游局面。
民进党执政时期,迫于民间压力,于2002年制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办法,但只允许旅居海外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当时,民进党当局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居住在大陆的大陆居民,不允许直接赴台旅游;第二类是经第三地转赴台湾旅游的大陆居民(在大陆则是非法的);第三类是旅居海外的大陆居民,可以赴台旅游。这种将大陆居民划分不同类别、又处处限制甚至鼓励“非法”赴台旅游的做法,自然无法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2008年春,台湾“大选”结束,代表国民党的马英九获胜,结束了长达8年的民进党“绿色执政”,为两岸关系改善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创造了条件。马英九当选之后,因承认“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并采取积极、务实、开放的两岸政策,两岸两会很快恢复了协商。同年6月1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一周之后,即6月21日,海协会发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注意事项》、《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及《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团名单表管理办法》等,为规范与管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创造了制度条件。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顺利启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飞抵台湾,揭开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新一页,书写了两岸人民直接交往交流的新篇章,也标志着海峡两岸双向旅游往来时代的到来。
赴台旅游热持续升温
与到港澳与海外其他地区旅游有很不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与意义。台湾,这个梦中的祖国宝岛,有令人想往的日月潭、阿里山,有割不断的血缘与亲情,还有几十年两岸政治对抗的神秘感。在两岸签署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及台湾当局政策开放之后,极大地激发了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热情,赴台旅游人数持续大幅增加。
2008年之前,大陆赴台旅游人数甚少,即使将各种交流与探亲人数合计,每年赴台人数也是十分有限的。从台湾最早开放的2002年算起,到2007年,6年时间,大陆赴台旅游、交流、探亲人数总计不到27万人次。2008年之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当年为9万人次;2009年突破60万人次(赴台总人数接近100万人次),2010年突破100万人次,2012年接近200万人次(197.3万人次)。同时,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热也在持续,在2011年突破500万人次之后,2012年达到534万人次,再创新高,是大陆第三大入境客源市场。依公安部统计,到2012年底,台湾居民入境人数累计超过7000万人次。海峡两岸双向旅游及往来人数也从2008年的470万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792万人次,4年增加了300多万人次。
与此同时,海峡两岸旅游业交流合作机制化有了新的发展。大陆“海旅会”在台北设立办事处,台湾的“台旅会”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60多年来海峡两岸首个具有官方性质的办事机构。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双方不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限的磋商谈判,解决与处理两岸旅游中出现的问题与争议,促进两岸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增长情况(万人)
时间 |
赴台总人数 |
赴台旅游人数 |
自由行人数 |
2008 |
32.92 |
9.00 |
— |
2009 |
95.3 |
59.26 |
— |
2010 |
160.76 |
117.50 |
— |
2011 |
178.42 |
129.09 |
3.03 |
2012 |
258.60 |
197.3 |
19.07 |
资料来源:根据两岸相关资料整理。
开启“自由行”旅游
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与敏感性,在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上,不论是两岸签署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还是台湾方面的有关政策,有许多特别的限制,不仅旅游人数有上限的管制,平均每日最多不能超过3000次人,而且只能“团进团出”。但这种严格的管理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与影响大陆居民赴台,特别是无法实现大陆居民的“深度游”,无法真正体验的台湾大好河山,而且还造成岛内旅游利益分配不均问题,旅游受益者主要限于有限的旅游公司、定点观光饭店与餐厅。另一方面,香港在面临经济困难时期,与内地协商开放大陆居民香港“自由行”旅游,吸引大批内地居民纷纷赴港“自由行”,带动了赴港旅游热,繁荣了经济,扩大了就业,这对台湾有很的刺激效应。在上述两种背景下,台湾方面希望通过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旅游,带动台湾旅游热,以改善处境困难的台湾经济。
经过“海旅会”、“台旅会”及两岸两会协商,达成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或“自由行”的共识,但采取较为谨慎的“试行”或逐步小幅开放做法。2011年6月,大陆率先开放北京、上海、厦门3个城市、有条件的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但由于台湾限制太多(如须有财力证明、有银行发行的金卡、年工资收入超过50万新台币,而且每日申请赴台人数限制在1000人之内),加上办理手续复杂,赴台“个人游”并没有出现“自由行热潮”,反而显得有点冷,自由行人数不如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希望大陆扩大开放“自由行”的城市,获得大陆善意回应。2011年4月,大陆再开放天津、杭州、南京、广州、重庆、成都等6个城市居民赴台“自由行”;2012年又开放福州、济南、西安及深圳等4城市赴台“自由行”,到目前累计开放了13个城市居民赴台“自由行”旅游。另外,2011年,大陆还开放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的居民可在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游。个人赴台旅游人数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约3万人次,2012年达到19万人次,2013年1-5月达到16万人次。由于受台湾方面诸多政策限制及旅游航空机票价格偏高等影响,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旅游人数规模不大,远不能与港澳地区的自由行相比。不过,赴台“自由行”旅游仍是部分大陆民众的优先选择,未来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尤其是这种深度旅游的“自由行”有助于直接体验台湾,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与认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促进台湾旅游业大发展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不仅改变了台湾境外入岛游的旅客结构,而且促进了台湾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台湾旅游业又一个春天。
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是台湾近年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曾有过较快发展的一短时光。然而,近30年余年,两岸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两岸往来不断增加,但台湾却一直未开放有13亿人口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阻碍了台湾入境旅游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台湾的境外游客主要以日本、香港、美国与东南亚等为主,整体入境旅游人数规模增加有限。2008年以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大陆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台湾最大的境上游客来源地。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热及赴台旅游人数的大幅增加,促进了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大发展。依台湾观光局统计,境上赴台旅游总人人数从100万人次到200万人次,用了13年时间;从200万人次(1989年)到300万人次(2005年)用了16年时间,而从300万人次到400万人次(2009年)用了4年时间;从400万人次到500万人次(2010年)、从500万人次到600万人次(2011年),再到700万人次(2012年,达792万人次),均只用了1年时间。关键就是2008年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后的爆发式增长所致。2012年,赴台旅客数达731万人次,其中大陆旅客达258.6万人次,占了入境总人数总数的35.4%,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和入境旅游市场。台湾观光外汇收入也水涨船高,2008年只有68亿美元,2011年突破100亿美元(111亿美元),旅游业成为台湾经济不景气中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台湾观光旅游收支于2010年由以前的赤字首次园子为盈余。同时,大陆赴台旅游热,也刺激台湾观光旅游相关行业诸如酒店、餐厅、交通、医疗美容等相关行业的投资与发展。
台湾旅游环境有待改善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虽然呈现快速与良好发展态势,但美中不足,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与解决。台湾地域不大,旅游景点相对集中,过去赴台旅游人数规模不大,旅游环境与条件相对充足,能够满足需要。然而,短时间之内,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爆发式增长与发展,给台湾有限的旅游资源形成很大压力,虽然一方面可促进旅游设施的投资,但也造成旅游品质的下降,部分景点旅客拥挤,旅游品质下降。尤其是短短5年时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安全事故频发,旅游纠纷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5年来,接连发生了信义区吊车摔伤亡、太鲁阁落石、阿里山小火车出轨、苏花公路崩塌等十多起重大伤亡事故,累计大陆旅客伤亡人数近百人,如此频繁的安全事故与人员伤亡数量,在大陆境外旅游甚至全球境外旅游中是很少见的现象,已引起海峡两岸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大陆旅游业者直言:“到台湾旅游已成为大陆离境游危险指数最高的地方”。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部分台湾业者在利益驱使下,过多的购物安排、欺骗游客购物、不法餐厅给大陆旅客吃剩菜剩饭等现象不时发生,旅游纠纷迅速上升。台湾旅游主管机构一项调查显示,大陆游客对在台旅游最不满意的是“购物时间太长”。台湾旅行业品质保障协会统计显示,2012年大陆旅客在台购物投诉案件达70件,较上年的39件增加80%,其中主要为珠宝玉石购物消费纠纷。赴台旅游中出现的问题,引起海峡两岸的高度重视,双方开始协商与改进。2013年初,“海旅会”与“台旅会”展开2013年第一次例行工作磋商,主要讨论提升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团队游品质以及加强旅游安全保障等。
就过去5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形势观察,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安全事故频发,但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快速发展态势,成效是显著的,效果是好的,尤其是大陆居民在台旅游表现较预期好很多,涂鸭、随地吐痰等只是个别现象,尤其是台湾最初担心的大陆旅客“滞留不归”现象很少发生,这是非常令人心慰的事情。
前景可期
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与政治上的敏感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不是一举全面开放,而是采取逐步扩大开放的办法,稳步推进。
大陆赴台旅游的省市区或“个人游”的城市均是逐步开放的。大陆先后分三批开放31个省市区赴台团队旅游业务,目前经营团队旅游的旅行社达216家;“个人游”或“自由行”也是先后三批开放了13个城市,未来“自由行”城市还会有进一步的开放。同时,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不论是“团进团出”的团队,还是“个人游”(“自由行”),均有配额管制与规定,但配额也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每日平均团队游人数从初期的3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为进一步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两岸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协商与合作。尤其是台湾方面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采取一些更为积极、务实的做法。据台湾观光旅游主管部门“交通部”初步规划,2013年5月1日起,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团队游每日配额从4000人提高到5000人,“自由行”每日配额从1000人增加到2000人;同时规划简化大陆及港澳地区赴台旅游手续,放宽多次入出境许可证,争取大陆商务旅客等高端客源赴台消费,以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持续发展。其中,“陆港澳白领”赴台“自由行”的“一年多签”便利措施,预计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时,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城市在下半年会有新一波的开放。台湾旅游部门希望2013年大陆赴台“自由行”旅游人数提高到54万人次(第一季度为9万多人次),港澳地区“自由行”旅游人数提高到110万人次,争取共同创造732亿元新台币的旅游消费。可以预期,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形势下,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热仍会持续。台湾力争于2016年赴台旅游人数突破1600万人次,其中预计大陆游客将达到500多万人次,大陆将成为台湾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性角色。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