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充盈耳际的几乎全是‘恭喜’二字。”回忆起获悉台湾中华两岸连锁协会的永和豆浆、两岸咖啡、85度C、“老董”牛肉面等多个连锁品牌获准入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消息的情形,51岁的王国安仿佛又回到当时的“欣喜雀跃”。一想到两岸著名品牌将在世博会上一同亮相,身为台湾中华两岸连锁协会理事长的王国安庆幸自己躬逢盛世,“实实在在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荣光与自豪。”
善学之“王”
王国安的父亲是国民党老兵,1949年从山东到台湾,因为没有读过什么书,退伍后就失业了。在贫寒家境中成长的王国安很小就开始打工以贴补家用。“从10岁起,我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是台湾最早的一批洗车工,每个礼拜六洗上12个小时的车子只能挣到1元钱。”高中毕业后,王国安开始做英语教材的推销员,但是他的艰辛努力并没有让家里的境遇有太大的改观。偶然读到的一段话点化了他:上帝创造人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些人是富豪,有些人是佃农。但是上帝给了人一样东西去平衡了所有的不公平,这就是“时间”——每个人都有相同的24小时。“这段话给了我人生好大的鼓励。只要善用时间,资质平庸的人也可以成相、成将”。此后,王国安除了8小时睡眠之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工作。
王国安不仅积累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的急切愿望和巨大的投资力。加之当时留学在台湾正形成气候,这一切让王国安看到了英文教育的巨大市场。1986年,王国安与朋友共同创办了台北第一家儿童英语学校——Kid Castle(即“吉的堡”),与此同时,他首创了台湾儿童教育市场连锁加盟的模式,从此,他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壮大。
在大陆发现“新大陆”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的浪潮,我也开始了大陆之旅。”王国安说。与当时的台商大多投资制造业不同,王国安带来的是英语教育。
在上海台办的协助下,王国安考察了一个少儿英语培训班。那天晚上非常冷,在室外等候的家长们一边用手擦着玻璃上的雾气,一边探头张望着室内孩子们的表现。“几十个孩子在里面上课,几十个家长就在外面隔着窗户看。”孩子们充满活力的诵读声从教室里传出来,月光下,“我看到了一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画面。”这个画面令王国安动容,“我不仅读到了中国人崇尚知识、勤奋进取的精神,还读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大陆未来发展的前景。”
尽管王国安认为,英文教育不该是朗诵,应该是对话;英语培训班的学费一个小时仅仅五毛钱,无论是产品、还是消费力都明显不成熟。“但是,正因此才最具市场潜力,机会在未来。”
2001年9月,王国安正式在上海设立儿童英语教育机构“吉的堡”。吉的堡被“迎世博,学双语”活动指定为唯一的网络学习平台。2002年,“吉的堡”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际级教育机构。如今,“吉的堡”已进入大陆20多个大中城市,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品牌覆盖24个省。
这期间,身为台湾连锁加盟协会副会长的王国安,亲眼目睹了大陆在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速度。“记得2000年,我们协会的一位理事在四川开的第一个店‘台湾元祖食品’,我们前去参观。食品店的师傅在透明的操作间做着漂亮的蛋糕,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围观?哇,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同样在上海,“元祖食品”竟然成为上海人拜访亲朋好友时的首选礼品,“一时,元祖食品成为风尚。”
“过去两岸经贸以产业合作为主,而如今正在逐步转向服务业合作。目前,台湾的第三产业GDP比重已经超过70%,大陆第三产业GDP为30%,这将是未来两岸经贸合作的一个新方向。”被誉为两岸连锁业界“顶级专家”的王国安认为。
一个他所期待的服务业的春天临近了。“大陆市场成熟了”。
意外转身
2005年的一天,王国安突然宣称:放弃“吉的堡”董事长一职,转而投入台商在大陆的连锁加盟事业。对于这次的所谓“转身”,王国安笑言,“我在少儿时常做的梦就是男儿当自强、万丈高楼平地起,与大陆的年轻人一样壮志凌云。我有20年以上的连锁经验,把一个只有4个人的公司发展到有2000名员工的规模,如果不把自己和台湾很多人成长、成熟、发展的经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年轻人去分享,那不是很可惜吗。”
王国安说:“大陆的市场那么成熟,人们已经很有消费力了。需要引进台湾已经成功的加盟模式。”台湾很小,1600万人中就有150万的老板,这会是怎样的竞争状态?你开个餐厅,左边一家,右边一家,隔两步又开一家。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开发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营销、新的设计。很多大陆人来觉得,台湾的面包好吃,咖啡好喝,奶茶好喝,婚纱摄影业现代化、精致,连儿童摄影都做得那么好,这是台湾服务业在几十年的竞争过程中所淬炼出来的。台商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创业精神,使大量台湾品牌涌现。迄今为止,大约有1300个连锁加盟总部在台湾,其中60%—70%为近几年兴起。连锁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使很多台湾人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创造了台湾经济高度发展的奇迹。王国安打算将台湾的成功品牌,迅速稳妥地向大陆市场输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由于台商多数只是在单打独斗,发展都有限、能量少。而大陆的广阔市场自然成为他们开拓新战场的首选。台湾80%企业的真正成长和壮大规模都是在大陆做出来的。以多年在大陆的经验,王国安看到了大陆所蕴藏的机会,特别是大陆企业家十分看重“能不能双赢”的优秀特质,让他感到两岸合作有可能做出世界性品牌。
2006年7月,王国安和连锁加盟的知名品牌老总们一起,创办了“台湾连锁加盟产业商务中心”,热情豪爽的王国安被推选为理事长。从此,王国安全力投入到连锁加盟产业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整合上,协助有意西进大陆的台湾企业顺利登陆。
王国安带领台湾连锁企业家频繁考察、走访了大陆的十几个城市,帮助台湾企业与当地企业、甚至政府对接。“比如,我们在西安曾办过三次大型的两岸贸易对接活动,促成很多合作。永和豆浆、仙踪林、葡田咖啡、欧琳芙斯匹萨、芝麻开门专业儿童摄影等台湾优秀连锁品牌在那边获得不错的发展,与我们过去几年在那边办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永和豆浆促成了一个6000万元的合资案,使其在整个大西北实现了连锁合作运营。”
发现新方向
2008年,两岸三通、两岸双向投资政策的相继展开,再次令王国安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和动力。这次他扮演的角色从推动台商在大陆的连锁业务,提升到推动两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要帮助大陆企业家去台湾发展。”2009年4月2日,王国安和近60家台湾知名连锁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在台北正式成立。包括“行政院长”王金平、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海基会顾问庞建国等到场祝贺。
在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上,王国安和他的团队策划了一个个颇具影响的两岸企业家论坛和展览。2009年5月,首场两岸企业界间的大型活动——“两岸企业家合作论坛台北高峰论坛”,两岸500位企业家聚首台北,寻求两岸在旅游、地产、零售、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共同发展。三个月之后,在海峡对岸的上海,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又举办了“两岸企业家合作论坛上海论坛”、“两岸连锁加盟品牌展”以解决两岸连锁品牌单打独斗的局面,帮助两岸连锁品牌实现更好的对接和发展。这次更加声势浩大,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亲自率领台湾企业家参会,开幕当天,就来了两岸的一千多个企业家。大陆产业界更多地了解到台湾相关的政策、法令,广泛结交了台湾同行。而台湾餐饮行业“老字号”、曾获台北市牛肉面大赛冠军的“老董”牛肉面、台南周氏虾卷、丐帮卤味、佐野拉面等100多家台湾美食及长颈鹿教育等台湾品牌在首次来大陆设摊探路。
王国安说,他似乎看到了两岸企业将来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交流、合作、甚至走向合并。”而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他说,“能够在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上参与或者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