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

谷雨:春将去 夏未至

2020-04-16 11:36:00 【关闭】 【打印】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根据《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言: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此时,雨生百谷,天气渐热,雨量增多,万物生长。  

  古时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谷雨时节,雨量充沛,浮萍开始生长,青萍点点,给平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绿意。二候鸣鸠拂其羽。家燕归巢,斑鸠轻盈飘渺,布谷布谷的鸣叫声,仿佛是在提醒人们播种的季节就要开始了。三候戴胜降于桑。桑葚郁郁葱葱,戴胜鸟翩然而至,世间充满一派生机与活力的景象。 

  正如《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土膏脉动,气温回升加快,降雨量不断增加,谷物得雨而茂盛。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因此这一节气与农事的关系最为紧密。在此时节,反映谷雨的农谚也不胜枚举,例如:“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谷雨一点雨,河里一个鱼。”“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由此可见,这时是农村播种移苗、点瓜种菜的最佳时节。 

  谷雨时节,民间流传着“品谷雨茶”“赏牡丹花”等多种多样的习俗文化。饮食方面,在北方,有谷雨时节吃香椿的习惯。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正所谓“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因此颇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谷雨这天有饮谷雨茶的习俗。《春日》诗中有言“山寺馈茶知谷雨”,这也表达了谷雨烹茶的春趣所在。江南地区有句俗语:“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三天后,正是观赏牡丹的最佳时节。因此,牡丹也被称作“谷雨花”。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得“谷雨时节赏牡丹”成为了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 

  谷雨过后,时值暮春,诗词中的谷雨,少了几分伤感,多了几分恬淡,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淡淡的思考。诗人郑板桥在《谷雨》一诗中写道:“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时节,泡一壶新茶细细品味,在缭绕庭院的淡淡香气中,画几笔山水翠竹,不也是人生的乐趣吗?唐代诗人廖融在《题伍彬屋壁》诗中描绘了谷雨春景的田园风光: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勾勒出宁静、和谐、清新的自然春景,令人陶醉与向往。 

  四月的谷雨,柳絮飞落,牡丹吐蕊,雨翻浮萍,碧水传情,万物都蓄满向上生长的活力与力量,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希望。珍惜现在,致敬未来,让我们在这繁华绽放的春日里,将对生活的美好夙愿和无限憧憬装入行囊,扬起最灿烂的笑容,诗意地迎接热情似火的美好夏天。 

  丁一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