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的工作“让数百万人的生存和健康状况得以改善”。
2017年5月30日,由浙江省宁波市演艺集团制作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在宁波首次亮相,讲述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故事。该剧是浙江省历史上首部原创的宁波本土民族歌剧,也是首部以中国女科学家为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创作的歌剧作品。
吕薇参演《呦呦鹿鸣》
《呦呦鹿鸣》剧中,屠呦呦一角由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吕薇饰演。吕薇15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并多次赴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访问演出。她告诉记者:“能有机会饰演这位老乡,让我有种自豪感。”
考虑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剧组起用的都是屠呦呦家乡浙江的本土演员。“我的形象气质与角色形象比较吻合,另外音乐表达上也融入了江南文化特质,很符合我的风格,所以出品方找到我时,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吕薇表示,饰演这样一个伟大女性,自然是有压力和挑战的。为了更贴近人物,吕薇看了很多相关报道和书籍。在她看来,屠呦呦这个人物很鲜明,她对业务和科研很强势,但在生活上又很“弱势”。这两种极致的表现反而好塑造一些。“我演科研的时候相对挺拔一点,演生活戏时形体上稍微含一点,包括得奖后也会稍微含一点。这样更能衬托出她朴素的感觉。”
《呦呦鹿鸣》是一部叙事性的民族歌剧,该剧以屠呦呦及家人的内心独白演唱形式,表达屠呦呦对事业、对爱人、对父亲、对病人,特别是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自2017年5月在宁波首演后,《呦呦鹿鸣》先后参加了第19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第3届中国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等演出。这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剧,用朴实的语言歌唱真实的故事,已经在全国巡演52场次,每次都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对于剧中表演遇到的困难,吕薇表示,主要在演唱上。“这个剧人物年龄跨度之大、表现侧面之多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虽然剧中还有两位演员分别饰演童年和老年屠呦呦,但我要从16 岁演到40 岁,包括求学、恋爱、工作等不同阶段。科学家的工作性质在我们看来是低调且枯燥的,舞台表演却需要有激情和张力,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为了表演更显真实,吕薇经常琢磨,怎样才能把角色从小到大,年龄增长慢慢递进的状态,表现得更鲜明一些。从神色到姿态,在导演的帮助下,吕薇不断调整,追求表演的合理性,努力树立一个贴切的人物形象。
舞台剧领域可以感受不同的人物经历,吕薇希望通过学校的教学、同行间的密切交流,可以把正能量集聚起来,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把幕后故事传达给观众,让自己再表演上有更高的提升。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